返回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千童男童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千童男童女 (第2/3页)

    第一点,自杀与他杀等非疾病死亡的一百人,因病死亡的二百一十人,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

    第二点,在皇帝常见病中,排在首位的是中毒,这里包括丹药中毒、酒精中毒、春药中毒等,脑血管疾病与精神疾病分列二三位。

    第三点,不计自杀或他杀的一百位皇帝,病故皇帝的平均寿命接近四十八岁。

    第四点,从平均寿命的朝代曲线来看,秦汉皇帝最低,仅三十四岁;隋唐逐步上升到四十四岁;宋辽金君主四十八岁,与历代皇帝寿命均值相当,达到第一高峰期;元明时期有所下降,甚至低于隋唐的均值;清代攀上了最高峰值,平均五十三岁。

    大宋之所以能达到第一高峰期,除了前代医学发展的铺垫作用,也有大宋时代帝王对医疗的高度重视的原因。

    大宋早期就在中央设置了翰林医官院后改名为翰林医官局,但在职能上没有变化。

    翰林医官院初建时期,定员在140人左右,但后来管理不善,冗员大增,最高的时候竟然达到1000多人,经过减员,逐步缩小了编制。

    医官在宋代刚开始为武阶,后来改为文阶提高了地位。

    他们一共有14阶: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为从六品,是官职最高的;成全大夫、保和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为正七品;和安郎、成和郎、成安郎、成全郎、保和郎、保安郎、翰林医正为从七品。

    之后又添加了8阶,变为22阶:包括翰林医官、翰林医效、翰林医痊都为从七品;翰林医愈、翰林医证、翰林医诊、翰林医候都为从八品;翰林医学为从九品,是最低者。

    人们习惯把医生称为“大夫”,大约从大宋时代开始了。

    翰林医官院下设的机构主要有尚药局,是一个完备的宫廷医院。

    尚药局的医生都是皇帝的御医,因此挑选十分严格,要经过翰林院的考试,都是由大宋官家亲笔御批之后才能进入尚药局供职。

    对他们医疗的惩罚制度即使是在大宋时代也是非常严酷,如果御医治疗疾病没有效果,一般都要被罚款、撤职,甚至有可能被流放。

    话说这一天,那名御医又密报平章贾似道,官家身体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