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第2/3页)

,亏欠得很厉害,债务常年积累,导致很多人破产!

    这时,有海州百姓想起罗方当年的话语,便纷纷去到罗方的老家,位于两浙西路的吕城,想找寻到他,以求对策……然而他那时已经做古,其坟头之草,已经尺余了。

    罗方之子罗援,也就是罗娘的爹爹,却是一个空言无物,志大才疏之人,最后只是在当地县衙里当了一个押司……

    罗娘小时候就深得罗方之喜。

    罗方致仕回乡后,但凡有闲暇之时,必授技与之……包括经论诗词,琴棋书画等等在内,百般千样,无一不教。

    罗娘天生聪慧,常常是一学就会,再二再三便已经熟稔于心,有些专业,非请专业人员来教不可。

    罗方常常感叹道,可惜我家罗娘是个女儿身,无功名得利之法。

    罗方一生清廉,家资不多,他见自己的儿子罗援不过是中人之才且碌碌无为,便想为孙女留下一些钱财,以防将来会有窘迫之时。

    那时,罗方对罗娘说道:“留下钱财,不过十年之用;留下宅田,不过三十年之用;留下名声,可流传百年……”

    小小的罗娘回应道:“若有经世之策传我,何止百年。”

    罗方捋着花白的胡须呵呵笑了,说:“欲求经世之策,不如先学济民……”

    随后,正逢吕城地方政府欲拍卖县城外路边的三千亩荒地……大宋时期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也时常拍卖土地,只不过不叫招标和拍卖,而是叫做“实封投状”。

    也就是政府公布地块和底价,有意向的买家把自己能出的价钱写在纸上,装到信封里,投进政府指定的标箱,报价期满,政府着人打开箱子,公开念出各人的报价,出价最高者可以买到地皮。

    罗方公开宣称自己将要参与实封投状,坦言将建立义学与济民医坊,绝不收取一文钱的费用,全是免费!

    结果,无人与之争价,让他以百文之价得到……其实那时罗方已经抢占了道德至高点,无人敢与他争价,建立不收费用的义学与济民医坊,只有巨富之家方可为之……

    得到土地后,罗方首先便倾其所有来筹建义学和济民医坊……结果,有听闻此事之富户,纷纷捐资以助。

    罗方令人刻其名于石碑之上……石碑甚巨,所空余处甚多。

    不久,大户捐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