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零五章 吓人的收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零五章 吓人的收益 (第2/3页)

千多万港币,然后整个东南亚也都大卖,最后产生的利润也不过就是几千万罢了.

    至于说一亿港币以上,那真的是只能梦里想想.

    也好在就是现在香港这边,大的电影公司制作与发行是都包了的,像嘉禾,邵氏,新艺城他们这样的,制作,发行,院线,特别是邵氏,连拷贝什么都是自己来.这样各个环节都是他们,最后的利润也自然全到了他们手里.

    而不像好莱坞那边,因为反垄断的原因,电影公司不能参与院线经营,电影公司能赚的钱就是电影的票房,还有发行费还有周边.至于院线的钱则是赚不到.

    也就是这样,对于嘉禾,邵氏,新艺城这样的大公司才真的是大有利可图,才有了现在香港东方好莱坞的美誉.

    要不是这样,像嘉禾之前为了把程龙往好莱坞推而接连拍了那么几部巨亏的好莱坞电影,早就能亏得关门了.

    而香港每天有那么多新的电影公司成立,每天又有那么多电影公司关门大吉,为什么,还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院线,从而没有一点扛风险的能力,一旦电影太烂,院线不给上映,就瞎了,几十万几百万拍出来的电影只能拿回去压仓库.

    底子厚一点的还能再拍下一部赌一赌,底子薄的,直接一部电影就玩儿完了,然后就关门大吉了.

    这样的公司在香港每天不知道会有多少.

    但在北美的话,这样的情况可就少之又少了.

    因为北美有比较健全的行业体系,就像那些在香港很难上映的独立公司制作的烂片或者文艺片,在北美有专业的放映文艺片的院线,而那些上不了院线的烂片则会在碟片市场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可是在香港,除了院线,还能从哪里弄钱.

    那些院线看不上的文艺片只能在仓库吃灰,就算投放到碟片市场,也基本赚不到什么钱,谁让盗版不止内地猖獗呢.

    当然,独立电影公司的文艺片和小制作的大烂片就在北美也赚不到什么钱,但起码不至于连个赚钱回本的渠道都没有.

    而大制作嘛,就像虎克船长一样,一旦大卖,那利润高的下人,特别是周边的利润,弄得好的周边利润是票房利润的数倍,数十倍.

    最牛掰的就是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