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乡饮酒礼 (第2/3页)
的内容十分有限。
他估摸着这位置是为待会观摩射礼准备的,正对着靶场半腰,饮酒礼看不到也没什么,毕竟听说那就是一套话剧。
不过舒珲不知道,实际上除了皇宫与古诸侯府具有特殊的大殿布局,其他地方举办饮酒礼大部分仪式因为需要地形辅佐都得在门外才能完成,他这位置仍然属于贵宾座。
饮酒礼是从周代流传下来的礼仪。当时只有各乡诸侯才有资格为国举士,诸侯宫殿堂前设有台阶,宴客时每次饮酒需要下堂清洗双手和酒杯。
这套礼仪在当时来说只相当于对即将步入庙堂的新进贤士进行一次完整的宴饮礼节示范,国君和诸侯每次饮酒都是这个规程中的一部分,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但是如今各州皆可举士,加上建筑风格发生变化,还有酒的价值也远远比周朝要低贱,没人会为了一杯酒而庄重地每次都要洗手涤器,这套礼仪就显得有些麻烦了。
礼就是礼,能不改动的地方是尽量不去改动的。殿内没有高出地面三级的堂,那便利用大殿门外的台阶,将屋檐下的地面铺上坐席作堂,反正现在所说的堂也跟古意不同,屋檐的宽度倒和一般堂的深度差不多。
不过周朝的野蛮祭祀,却是被彻底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就算孔颖达等复古势力说破天,如今的饮酒礼上也不会再出现被肢解的牲畜好让宾把血淋淋的肺掏出来折断后再尝尝了。
加上虽然那些如今不用的酒具和洗具都有专门为礼仪所备的礼器,但礼仪中所需的音乐却有许多已经永久失传,想要完美复现,那根本不现实。
所以如今在临邛书院举行的乡射礼到底还存有几分古风,却是说不准的。
观礼的各界人士开始踏入园圃中按各自的身份抱团站位,这样一来如舒珲这般在园圃间比较适合观礼的六个凉亭中有一席之地的人身份上的优越便立马体现了出来——因为这亭子为了防水,地基可比周围高出许多。
随着书院一声悠悠种响,舒珲看了看根本不存在的手表,九点零四分。考虑到火井县署的日晷与这临邛书院可能出现的误差,现在应该是巳时正。
钟声已经敲响,但是作为主人的刘刺史,还有本届才学最为出众的宾、第二出众的介和比他们稍差的三个众宾代表一个都没有出现。
只有一名熟谙古代礼仪的书院先生作为司正,正邀请那些作为绿叶陪衬的学子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