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1章 第一次逛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011章 第一次逛街 (第3/3页)

里还有这种特产?舒珲琢磨着,这里能够产瓷器的话想来不乏高岭土,先记下来。

    再穿过一段卖成衣成鞋的店面,便进入火井县的富人居住区了。这里没有什么氏姓望族,不过除去少数几户商贾起家以外,也或多或少出过一些官员。历来改朝换代,能有诗书传家的门户大多总能东山再起,所以袁天罡也和他们经常有来有往。

    这些人家都曾来瞻仰过舒珲的“神颜”,并且都有奉上“供品”,拿人手短,倒是让舒珲觉得有几分亲切。不过唐人不打麻将,不看电视,除非逢年过节鲜少有人串门。平时出入采买,大多是奴婢一早就忙完了。现在这些宅院都门户紧闭,似乎生怕跑了财水。

    舒珲没有什么行李,那些曾来看望他的人送的些小玩意,不过是回头让袁天罡派个衙差送来便是。再转过一个弯,他们一行人就空着手慢慢踱步到了县署背后偏西的那面,此处一个宅院大门敞开,正有一个笑容可掬的矮胖牙子候在门口。

    这便是舒珲的新住所了。前后三进的院子在舒珲看来已经十分气派,只住舒珲三人再加上从附近寺庙拆调过来的十几名净人,显得有些空旷。不过他也清楚,这在那些光是主人就有几百口的大族中根本不值一提。

    不过这宅子可比袁天罡在县署里的县令宅阔气多了。

    整个宅院东西宽约三十米,南北长约五十五米。正门一进,约莫十米宽是一进院,奴婢的居所和门房便处在这一进。宅门在一进东侧,最西面是茅房和马厩。

    北面是二进院的院墙,进得二院门便是一圈围绕整个二院的游廊。院中种了不少花草,不过虽看似有打理过却显得颇为杂乱,舒珲甚至还在里面看到几颗韭菜。

    正对二院门便是正房,主人的居所。正房两侧的耳房本是留给填房或者子女居住。院门左侧是西厢房,右侧东厢房,都与正房有游廊相连。

    西厢房的耳房是个茅厕,正连着一进奴婢居所的茅厕。东厢房的耳房是个厨房,并且有单独的门可以通到一进院,整个宅子的水井也在这里。

    正房背后还有三进院,或叫后罩房,一般是主人亲近奴婢的居所,也有作库房使用。

    那牙子殷勤地给一行人介绍着宅院的各种布置,想来同样的话他昨日已经跟红鱼和敖广两人说过,此时再讲起来也是热情不减。

    “这宅子本是一户苏州丝绸商人建的,这几年干旱,内地粮价飞涨,生意也难做。”

    “所以一听红娘子要在县中购置宅院,便托我们牙行介绍了这笔买卖。昨日谈妥,他一家人直接回老家去了。”

    “据说他们那边粮食还不算太贵,并且水产丰富,倒是不用为天发愁。”

    “一应大宗家具都还留着,因为红娘子买宅子爽快,那苏州商人便直接附送了,你们也免得重新置办。”

    舒珲左右打量,不错,宅子还蛮新的。

    这正房自己住,耳房或者厢房敖广和红鱼想住哪就住哪。自己这宅子人少,到时候把后罩房改建一下,弄个小厨房和浴室,完美。

    然后他便被红鱼领着穿过游廊,进入正对二院门的那间最为高大的正房。

    正房宽约十四米,深五米,被屏风和帷帘隔成了五个部分。其中最为宽敞的是待客的中堂,青砖铺地,摆了一张长案和几张胡床。其中上首两个还有靠背,除了名字不同它们就已经是椅子了。

    进门左手屏风后是两张博物架,上面字画古玩已被原主人带走,只留下几块奇石树根,倒是颇合舒珲胃口。再掀起一挂纱帘,背后便是一个小书房,此时还留着一方砚台和一个笔架。笔架上的笔还是全新的,想来都是些观赏玩物。

    毕竟此间原主人只是一名商人,恐怕最多也就是刚好识字这个文化程度。

    中堂右手屏风背后还有一层厚纱帘,掀开一看,一进摆着一张小圆桌,上面茶盏泥壶一应俱全,靠墙的位置铺着一张小床。再往右便是圈镂空月亮门,同样也只作装饰用,门后便是主人的床榻。

    “少爷睡这,奴婢睡外面。”红鱼指了指最里面的床铺,又指了指拱门外的靠墙小床,诠释着贴身侍女一词的定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沉默了一会,舒珲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却又好像确实应该这样。他决定暂时先放一边,问道:

    “敖广,你住哪边?”

    “少爷,咱家就住你隔壁的耳房。”

    舒珲抚了抚下巴,嗯,这样也不错。这样宅子里的三巨头,也就都在这一块,自己的光环效果想要覆盖不成问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