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5章 原始豆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05章 原始豆腐 (第2/3页)

不是纯爷们,是个宦官?这可就真真让人意想不到了。

    其实这倒是他想岔了,咱家这个自称并非宦官专属,而是方外之人的谦称。这个时候的阉宦,反倒不常用这个词。

    等两人离开一会,袁天罡带着功曹母泉走了进来。那功曹手上提着个食盒,打开一看白乎乎的似乎豆腐脑,让舒珲眼前一亮。

    “这是早春播种的大豆,现在将将鼓荚,恐怕是今年第一碗豆腐。”多日相处,他已经了解到舒珲似乎对肉食兴致缺缺。看来就算是玄龟化形,却到底是个小孩,吃不得太多油腻。于是总变着花样弄些新鲜菜式,怀着既像供奉神灵又似乎含饴弄孙一样的复杂情感带给舒珲享用。

    “冰过的,趁凉吃,最是爽口。”袁天罡笑眯眯德从食盒中取出三个瓷碗,他和母泉端过两碗率先示范起来。

    舒珲颇为怀疑地打量着他面前那份,看起来确实像豆腐脑,名字也叫豆腐,可还有趁凉吃这种说法吗?

    别人坐着吃,他却只能站着。人小腿短,很不方便啊。拿起勺子舀了一口,一股类似酱油的味道,还带着点甜味。隐约有点豆腐的意思,但是最冲击舒珲口感是那一股闷涩的气味,甚至让他难以下咽。

    “这真是豆腐?”舒珲觉得,这要真是豆腐,那就是世界上最难吃的豆腐。

    这只是份零食,倒不用遵守食不言的规矩。袁天罡闻此便说,这是本地流传多年的特色美食了。

    当地种的春大豆在六七月时完全成熟,那时天气最为炎热。加上本地盛产井盐,用熬盐滤下的卤水点出来的豆腐清香爽滑,最是解暑不过,别的地方点出来的豆腐都没这么好吃。

    一碗冰豆腐,撒上黄豆碎,淋上豆酱清,那味道简直美妙难言。

    母泉也感慨道:“是啊,这道豆酱清甜豆腐,可是吴少府(县丞敬称)的最爱。可惜啊,也不知他今后还能不能吃上。”

    谈及这位同僚,母泉情绪颇为低落。倒不是他们感情有多深厚,而是母泉有个妹妹嫁给邻县大户,去年也是得了和吴县丞一样的病。她没有熬过去,不久前走了。

    舒珲听他们谈起县丞,便打听了几句。他对县署官员配置并不了解,之前还不知道有这么个官职,几天来也一直没有见过此人。如今听袁天罡讲解,才知道县丞是得了石淋,前不久病情恶化,尿血不止,已经在家休养一旬有余了。

    “这石淋,是本县常见的病症。大抵每二十人就有一人患此病。朝廷曾派遣太医署医官到此查验因由,却并未得到答案,只说可能是水源影响。”

    听到袁天罡这么说,舒珲赶紧丢掉了手上的勺子。

    这石淋,怎么听起来这么像肾结石?再打探一番,果然,石淋就是舒珲记忆中的肾结石。一个地区居然有这么多人患肾结石,造成人口凋敝,也难怪朝廷都会派御医前来调查了。

    不过要说是水源影响,却也不太好说通,毕竟一县之地,说小不小,水源也是多种多样。有些地方可能直接取用河水,而同一流域却不见这么高的患病几率。

    “你们这豆腐……”舒珲指着面前的瓷碗,颇为难以置信地问道:“不会是生的吧?”

    “生的?”袁天罡奇怪地问道,对这个问题显得莫名其妙。接着便有些自得地说道,这是用炼盐滤下的卤水从鲜豆汁里面点出来的,发明人正是他们道家神话中白日飞升的仙人刘安。相传这豆腐是他试验炼制仙丹时时候,碰巧做出的美味。所以人们相信食用豆腐,可以益寿延年。

    尤其是在火井县这个地方,当地种植大豆,又有卤水,民间嗜吃豆腐再是正常不过。

    可是——

    “也就是说,这个豆腐是把大豆磨成汁,然后直接加入卤水变成的?”

    袁天罡不解舒珲为什么如此在意这个问题,不过神童不可怠慢,他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