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七十五章 钓鱼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七十五章 钓鱼台 (第3/3页)

栋古建筑之中,林清迈步走下车,照例关切的将于丹牵下车,抬头看着面前的这栋建筑。

    古色古香,不是林清讨厌的清朝建筑,而是明朝建筑,方方正正,看起来别有一般风趣。

    “林清先生,里面请,褚青先生和范小姐已经到了,正在等候您。”刘山从车上走下来,引领者林清走进了十二号楼。

    进入楼中,林清立刻感觉到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这种感觉是林清未曾有过的,就算他居住的古堡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他却没有感觉到这种厚重的感觉。

    屋内装修没有西方建筑物使用的各种各样的宝石点缀,只是简简单单的在厅的正中间的位置摆放了一个古鼎。

    “这是九州鼎?”林清不由自主的往前走了几步,仔细的看了看这个大鼎。

    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后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

    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

    刘山跟在林清身后点了点头:“这就是九州鼎,不过并不是真品,真正的九州鼎在哪里没有任何人知道,这座鼎是在明朝时候根据书上记载的模样仿制品。”

    林清仔细的打量着这个鼎,最后缓缓开口:“这是冀州鼎吧。”

    语速很慢,林清不太确定,毕竟林清从未见过九州鼎,根本不知道九州鼎到底长什么样子,只是根据其中画的山川和书中记载大致猜测。

    “是的,林先生的眼里真不错。”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