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6章 国之骨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96章 国之骨气 (第2/3页)



    “为何?师师,你难道不一直渴望这些么?现在本王给你,你以后再也不是木偶,再不用被人嘲笑..”

    “奴是好了,可殿下呢?这些年奴家听说了许多事,殿下隐忍多年,武州城下血战一场,才逐步坐稳关中。殿下是许多人心中的豪杰,是我大宋少有的英雄,若是要了奴家,那就是夺叔父之人,迎青楼歌妓,有损点下名声,与殿下大业不利良多。所以...所以奴家不回了....”

    听着师师的话,赵有恭心中满是感动,也许这一刻才彻底征服这个女人吧。因为恨,所以走进了这个女人的心,因为恨的久了,所以再也忘不掉。这一刻,她竟然为什么王图霸业着想。赵有恭抱紧李师师,哈哈大笑,“有趣,有趣,师师,你太小瞧本王了。如果本王的宏图霸业需要牺牲一个小女人的幸福来实现,那还是宏图霸业么?哈哈,现在穿好衣服,随本王回府,什么大业,与你何干,若是本王败了,那也是本王无能,你只需随着本王生死相依。”

    赵有恭从来不会把一些罪名加诸于一个女人身上,就像他讨厌和亲一样。如果一个女人,能让千军万马停住前进的脚步,那这个女人是神仙,而不是人。

    赵有恭处世为人有着自己的理解,当初多少人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和亲之策,但赵有恭对此是嗤之以鼻的。当年松赞干布兴兵西南,文成公主入藏,仿佛免去了一场兵灾,许许多多的人在歌颂着这场和亲,可兵灾免去真的是文成公主的原因么?赵有恭觉得,吐蕃收兵,一定是因为有着诸多原因吐蕃人不能打,绝不是因为一个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只不过给了松赞干布一个不打的理由罢了。往前数,王昭君又如何,塞边落雁,就说王昭君北塞和亲,解了大汉与匈奴兵灾,为边关早就几十年太平。呵呵,说这些话的,就太瞧得起王昭君了,她一个弱女子有这么大的能量么?匈奴罢兵,是因为匈奴人自己打的受不住了,是他们自己不想打了,和亲,只是一个台阶罢了。若不信,几十年之后又如何?还不是匈奴叩关?

    当你强大了,别人自然会尊崇,会退让,就是不和亲依旧不敢打,若是和亲,为何不能娶他家女子?

    不管今世,还是后世,无论多少人攻讦大明朝,赵有恭依旧对这个王朝心生崇敬,不为别的,就因为那一句大名帝王的呐喊。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供,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一种骨气,如果一个王朝一个民族连这种骨气都没有,永远不可能变得强大。后世清军入关,大明朝出了许多叛徒走狗,但这些走狗并不能说明这一条祖训是错的,如果你把这条祖训仅仅当成一句话,那什么用也没有,大清入关,依旧会变成奴才,可若你把这句话当成祖训,印到骨髓里,这句祖训能让你变成天地英雄,轰轰烈烈。

    大明朝国祚几百年,至少当朝大明帝王守住了那份骄傲的骨气,而今大宋就缺少这种豪气。当然有时候赔款纳贡是权宜之计,但和亲,实在是让人发笑,送不送女人,能消弭战争?如果他国君主到了因女人影响国家大事的地步,那实属昏聩无能,这种无能之国还打不过,那这种王朝也该覆灭了,还送女人和亲作甚,简直是惹人耻笑。

    赵有恭不会让女人去承担责任,他看着师师,裹紧衣衫,伸手将她抱起。在师师嘤咛劝说中,赵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