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1章 上好的祸水,一箭双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51章 上好的祸水,一箭双雕 (第2/3页)

吞吐吐了,把伊阳送给王庆,堂堂朝廷跟个匪人谈买卖,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高俅眉头一挑,当即怒目指责道,“宫先生,本以为你会有什么妙计,没想到你竟能说出这种话来,官家,宫梻心向乱匪,霍乱朝纲,则当重罚。”

    高俅拱手言说,一脸肃穆,随后便是王黼,为什么这二人如此积极地弹劾宫梻呢?只因为最近官家有意调宫梻去枢密院或者殿尉府,如今殿尉府当家人就是高太尉,而王黼有意入枢密院执掌中枢,如此情况下这二人能不嫉恨宫梻么?

    虽然有高俅和王黼站出来指责宫梻,赵佶这次却不同以往的摆了摆手,他和宫梻相识这么久,倒不觉得宫梻是那种乱来之人。和乱匪谈判,听上去匪夷所思了些,但为什么不听宫梻说完呢?

    李邦彦号称浪子宰相,自然不是浪得虚名的,他眼角轻瞟,心中暗叹,看来宫梻在官家心中的地位还是一如往常的稳固啊,换做旁人若是说出和乱匪谈判的话,估计官家早就怒了。现在官家不表态,估计是有些认同宫梻的吧,想着,李邦彦便拱手道,“官家,宫先生话还没说一半,不如等宫先生说完,再做决断也不迟。”

    李邦彦这么说,明显的是向着宫梻了,高俅和王黼面色不善的盯了盯李邦彦。不过李邦彦假装没看见,反正他现在走的是蔡京和杨戬的路,倒不在乎王黼和高俅怎么看他。也许这就是官场吧,官员倾轧,人心叵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想当年王黼帮蔡京复相,二人关系密切,算得上“生死之交”的盟友了,后来王黼为官家所喜,官威日盛,这心思也就足了,久而久之就不满足一个少宰之位了,趁着春秋鼎盛,何不向前一步,一个宰相,一个少宰,注定要成为敌人的。王黼盯着蔡京的位子,而蔡京也不会束手待毙,转手间交好李邦彦,将李邦彦提拔了起来,而李邦彦盯着的便是王黼的位置。

    御书房内,几位重臣,看似为关中之事担忧,实则各怀鬼胎,若说还算平静的,当属杨戬和李彦了吧,这二人都是宦官,外官的事也影响不到他们。

    赵佶倒没有想太多,伸手示意道,“宫先生,说说你的想法吧,为何要将伊阳送与王庆?”

    宫梻面色平静,王黼和高俅的话对他没有半点影响,听赵佶如此说,他便躬身回道,“官家,你有所不知,王庆此人天性凉薄,贪婪成性,一个小小的伊阳满足不了他的。有了协议之后,再加上伊阳靠洛阳太近,不管王庆愿不愿意,都不会再扰乱京畿,惹得朝廷大军讨伐的。既然京畿一带闹不得,王庆一定会另作他想,而出伊阳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虢州,可虢州残破,并无多少利益,那接下来留给王庆的选择就不多了。”

    御书房内诸位大臣都在思索着宫梻的话,蔡京为相多年,对洛阳附近非常清楚,他稍微思索了一番,便立刻反应了过来。想通了宫梻话里的意思,蔡京的眼神有些变了,胸口涌起了一丝凉意。宫梻,此人太可怕了。

    宫梻说留给王庆的选择并不多,可蔡京很清楚的知道,留给王庆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过虢州攻取函谷关,进而入关中劫掠。王庆会攻函谷关么?答案是一定的,因为王庆太贪了,有道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就没有王庆不敢干的事。这就是祸水东引么?王庆果真是一盆上好的祸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