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3章 奉旨填词朱八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3章 奉旨填词朱八变! (第2/3页)

想想,岳飞如果不愚忠,选择做刘裕的话,宋朝的下场最终也就变成南朝翻版。估计会不断上演将领篡位之事,而光复中原的梦想则可以休矣(虽然历史上的宋朝,最终也没能收复山河)!

    -

    很快,不知道是谁传出去的。

    说什么才子朱四海借赵柽之口,事先有言,暂时不入朝为官。并且拒绝参加博学鸿儒科的征诏,很快就传遍了开封城中的所有大街小巷,成为士子们议论的火热话题。

    一时间,有人说他是“高风亮节”。有人说他是“沽名钓誉”,也有人说他是脑子有问题!

    不久,张叔夜差人发一贴子来报社,请朱子龙上报纸加印册上面,大概意思是劝言书。力劝朱四海入朝为官,为国出力的类似的话语内容。

    张叔夜是清流中的几位首要人物之一,他这么一腔,立刻引的不少官员附合,都上报社这里要求发表差不多内容的文章,力劝朱四海不要回避为国家效力……等等。

    朱子龙不管三7二十一,反正正好还愁报纸内容不好编辑呢,这种能炒作的内容,还能赚钱,不报道才怪。

    结果,第二天报纸加印新内容刚出去。

    没过多久,新圣旨又来了。这次是加盖了中书省,以及相印的正式圣旨。

    朱子龙又是老套的给了传旨官员十两银子,把一封信交给他,带回去。上面的内容又是毫无新意的用一个老理由拒绝了,完全不理会诏书的恩宠。

    消息传出,外界这才真正的哗然了。

    “这个朱四海当真的不想做官?奇也,怪也,这么年轻就不想为官?”无数人无法理解。

    历史上宋朝人不少学子和才子,故意抗过旨,但大多是想以退为进,其实心里还是想当官的。想这种情况,二十多岁就不想做官,实在少见,不过一般朝廷也没有征诏过二十多岁的“博学鸿儒”。倒也配的上这种特殊情况!

    玩性一想很大的宋徽宗决定再来一次隆重的圣旨,让童贯亲自出马去下旨。

    看见童贯过来的朱子龙,很是无语的苦笑了下。

    童贯的面子自然要给,但是那个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