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和指导员的争论! (第2/3页)
亩产几千斤,土豆亩产大概一吨,小麦即使再改良也不过400公斤,怎么替代不了?就算没用化肥,也完爆它们。”
“还有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那时候家家都很穷。家家户户只有靠洋芋、红苕、玉米这‘三大坨’过活。那些同胞们一吃就是几年或者十年左右,现在不一样活到了八九十岁?”
朱子龙愤愤不平的举着例子,那些都是父母和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人保留下来的,铁一样的证据。
“从我的祖父那一代开始,玉米等就十分风靡了,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我小时候也经常吃……”朱子龙挥舞着双手,大声的说着。
“红薯土豆的优点就是土地要求低,还有,红薯不好储存是什么梗?主神系统也上中国网络吗?请主神指导员不要忘记了地窖,只要成块的储存一个冬春问题不大,正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以当食物吃。”
不过,面对朱子龙的吐槽,主神系统的猫女指导员,直接手一挥。
一组组3D全息烙印数据,立刻飘浮在半空中。
----------
1949年缺少化肥和科学种植方法的情况下,以下几个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产量分别如下:
怀远县,小麦:无1949年数据,但1962年亩产量88斤,且此数据“率高于建国初期”数据,水稻:亩产130斤。
红薯类:亩产200斤。
玉米:1958年开始种植,亩产量124斤左右。
-
明溪县:
小麦:亩产50斤。
水稻:亩产120-150斤。
红薯类:民国29年,民国30年,民国31年,分别为367.5公斤、230公斤和472公斤。
玉米:暂无数据!
-
好呀,这是用数据直接来打脸了,当场把朱子龙看的一愣一愣的没话说了。
不过,很快朱子龙就继续死鸭子嘴硬了:“我不服,就算是产量不是太夸张,但是也比一般作物要强。而且,主神系统你得明白另一个问题,在普遍饥饿的情况下有的吃已经不错了,至于吃的质量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