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五章 仙人李太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五章 仙人李太白 (第3/3页)

乱之中,李白入庐山屏风叠隐居。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往长安看,一马平川。唐玄宗带着从儿子手中抢来的媳妇杨玉环还有宰相杨国忠仓皇出逃。

    走到一半士兵发起兵变,说天下大乱是杨贵妃堂哥引起的,要杀宰相杨国忠。

    最后唐玄宗把杨国忠杀了。

    后来士兵又不走了,说是杨玉环引起了安史之乱的根源,要杀杨玉环。

    在马槐坡唐玄宗含泪让杨贵妃自杀!

    就这样唐玄宗被围困下成都,安禄山的叛军把投降的人捉到洛阳(当时有一半的有名的诗人都出自洛阳,也是中国第二大城市,相当于今天的上海)。而杜甫呢?就很尴尬了。

    他当时还只是保管员,唐玄宗不管他,叛军也不杀他,因为他还不够级别,都不值得捉。杜甫当时心情是这样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还在忧国忧民。

    唐玄宗的儿子倒没闲着,趁着战乱,自立为皇帝了。回到长安的唐玄宗一下子就升级为太上皇了,后来找个小黑屋把他爹软禁了,最终唐玄宗抑郁而死!

    流传最广的李白死因。醉酒入江中捉月而死,也颇富有浪漫色彩,而后人也有说杜甫也是如此,真实与否,无从考证。辛弃疾后来这样评价诗仙:

    “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

    而杜甫文字的民族精神后来演变成抒发政治抱负的载体。到了宋朝杜甫的名气达到了顶峰成就了江西流派的诗体形式。

    文豪鲁迅曾这样评价诗圣:

    “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学,每一种文体都常常最适用于那个时代。唐玄宗的宽厚也间接造成了两位文学史上伟大诗人的诞生,如果在任何一个朝代,两人很可能皆不负存在。

    而历史上能达到道德水平顶端的也只有孔子、老子、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人。

    盛唐时期衍生出来像李白这样豪放的诗歌流派,也有很多田园流派,边塞流派不同风格类型形体诗歌。

    盛唐时期,是中华民族古典诗歌文化最鼎盛的时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