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第2/3页)

下了祸根。

    为了帮自己的女儿与外孙出气,申侯与犬戎联络,进攻镐京,诸侯都不来救驾。犬戎与申侯迅速攻入镐京,姬宫湦急忙逃到骊山,被骊山之戎所杀,谥为幽王。这时,关中已布满了戎人,宫室被洗劫一空,土地荒芜。

    于是在周朝为逃避犬戎祸难,都城东迁洛邑时,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并说:“犬戎凶恶无道,掠夺我们岐、丰的土地,只要秦国能攻打并赶走西戎,就可以占有那些土地。”周平王与秦襄公盟誓,封给他爵位。秦襄公这时才开始建立诸侯国,享有与齐、晋、郑等国一样的地位,得与山东各诸侯国互通使节,彼此访问。这是巨大的飞跃。秦襄公非常高兴,即立西汧,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头的太牢大礼,在西畴祭祀白帝,以庆贺秦国的正式立国。

    尽管秦人获得在关中地区自由发展的机会,但是在建国之初,还面临着能否生存下去的严峻考验。周平王赐给秦的土地,实际上布满戎人部落,秦国要存在下去,就必须与戎人作长期的斗争,不断壮大自己,拓展疆土。

    秦国与西戎本就有旧怨,可以说秦国从为周王室养马有功获封之后,便在与西戎进行着不绝的斗争,先后几代先君战死沙场。

    这一次的机会,无疑让秦国获得了名正言顺攻打西戎的机会。

    最初几年的斗争,均以秦国的失败而告终。秦襄公眼看着封赐给自己的土地却得不到手,很不甘心,于是连年向戎人发动进攻。

    秦襄公讨伐西戎,打到岐山时突然去世,其子秦文公继位,将西周故地收回,并将岐山以东奉给周天子,只取岐山以西之地。

    收回故地只是开始,秦人可没有满足,文公死后,他的孙子继承君位,他们的军队继续向西向北开赴,想要平灭戎狄。

    秦人心极大,可不满足一个小小的君位,他们需要的,是如齐化东夷、晋征北狄、楚启南蛮一样,为华夏之中,最有地位的大国。

    但是地位却不是依靠周王室的血脉而来,而是与戎狄蛮夷的征战之中而来的。华夏四方外敌,戎狄蛮夷,如今三方都被齐晋楚同化的同化,平灭的平灭,征讨的征讨,唯有西戎所在太偏,地域太差,周王室早年几度亲自讨伐,终未见功。

    后来周王室衰落,唯有秦人地处西陲,从立国之后便不断与西戎厮杀。为周王室复仇,为诸夏立下大功,将敌人除掉,这些信念始终支撑着老秦人,跟随赢氏国君,与子同袍,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

    战争一直在持续,从平王东迁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年。在不断的得地失地大战之中,秦人的士气不断打磨,才有这愤慨悲壮、轻生忘死的国风现出。

    这首战诗现世,浩浩的干戈之气充斥云霄,顷刻间传遍了九州。人类之中很多国君贤者,都望着西方怔怔出神,大多数人都禁不住热泪盈眶,壮哉秦人!

    阿德罗斯来到秦国战场上方之时,便见到云头之上,轩辕黄帝居首,大量的人族修行者在看着人间大战。

    “帝君大人,为何这些神灵都不下去战斗,反而在上面看戏一样?”

    跟随阿德罗斯看了许久,天照不太明白这些人类修行者的想法,明明一个个为秦人的战斗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