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朝歌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 朝歌城 (第2/3页)

帝辛不问出身,对着三人非常重用。

    有飞廉在侧,不用问,这位王子一定是三王子,被后世称为纣王的子受无疑,既称王子,一定还未继承王位。

    子期连忙右手握拳贴在左胸,躬身施礼:“草民子期参见王子殿下!”

    子受洒然一笑,上前扶住子期右肩说道:“你很好,你叫子期?莫非你是王族?”

    子期忙答道:“我是孤儿,不知族谱,不知故土。只晓得自己叫子期,荆山里以打猎为生。”

    子受狐疑地看了子期好一会儿,问道:“你果真的叫子期?”

    徐子期有些心慌,“回殿下,草民当真叫子期。”

    子受又忙追问,“你母可是鲁南肃慎氏?”

    子期忙低头,“回殿下,我真的不记得,我记事起,就被山中猎户养大。”

    子受似乎有些失望,“你能助我伏虎而临危不惧,可见忠勇可嘉。我很喜欢,你就随我回朝歌吧!给我做一个贴身侍卫,至于你的身世,我会吩咐王叔比干彻查。”

    说话间,随行护卫纷纷赶到,齐刷刷地跪在地上请罪。子期在旁获知原委,原来子受率随从出城狩猎。由于猎虎心切,甩掉了飞廉和护卫,跟自己才有这一朝奇遇。

    子受辛也不计较,命令随从和兵卫转出山谷,上大路转回朝歌。帝辛招手吩咐子期:“子期随我来,做我的御乘护卫”。

    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子期心中明白,这是子受感激自己有救命之恩,故此垂爱有加。

    子期扶帝辛上了车乘,然后自己坐在车的外辕,内辕坐着驾车的兵卫。子受的御乘是六匹马,车厢有面包车大小,四周装有青铜护板,车厢内有软座,坐上铺着白虎皮,车厢上有伞盖。随从私臣的车乘只有两匹马,车厢只有御乘的一半大,车厢上并无伞盖。

    其他护卫兵士都是步行。

    大路两旁,绿阴如盖,树木滴翠,花香鸟语。空气清新湿润。子期心中很是惊诧,这里明明已经进了后世的淇县地界。

    荷兰省淇县的气候是什么鸟样儿,徐子期当然再熟悉不过,冬季寒冷,缺少雨雪,春短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雨水多,秋季晴朗日照长。而且雾霾相当严重,哪像现在这样怡人?

    看来都是人自己造的孽,滥砍滥伐和无休止地掠夺自然资源,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毁坏了自然环境。

    子期边走边抬头四顾,简直跟后世的西双版纳差不多。不禁心情大悦,有些小得意!

    路过一遍茂密的桑树林,一群年轻的姑娘在采桑叶。

    边采边唱着歌:

    爰采唐矣?

    沬之乡矣。

    云谁之思?

    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

    沬之北矣。

    云谁之思?

    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

    沬之东矣。

    云谁之思?

    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子期忽然醒悟,这不是《诗经·鄘风·桑中》么!过去爷爷曾说,诗三百都来自民间,果然不错,只是没想到商末就已经在传唱。对了,诗中说,沫之东矣,沫不就是朝歌吗?

    后世对这首诗争议很大,有人说是yinluan之词,也有人说是当时上古遗风质朴浓烈,男女之爱也直接纯真。看来,还是后者说得对。子期闻听少女歌声轻快活泼,哪有一点低俗可言?想起丹儿,不也是如此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