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杨素献策 (第2/3页)
“南徐”,而很多州府却实际上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根本没有实际的存在,进而导致当命令下达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应该传达到哪一个层次、交到哪一个官员的手中。
而且在南北两朝都存在州府划分过小的情况,一个小小的巴蜀之中,州一级的就有七八个,而实际上北周朝廷却根本没有给每一个州委派足够的人手来管理,对于缺少人才的南北朝末年,这种大官职小任务的制度无疑正在沉沉的拖着朝廷的后腿。
最近的例子就是李荩忱进攻蜀郡的时候,沿途的石山郡等地因为没有足够的兵力、甚至都没有足够的官员进行调度,所以无奈之下只能封存府库,向蜀郡转移百姓,而事实证明这些百姓根本没有走出去多少就全都跑回家了,这种所谓的“坚壁清野”不过是给蜀郡的官员们做做样子。
因为本地城中也是在找不出来那么多能够组织全城百姓转移的官吏,更找不出来可以抵挡李荩忱哪怕是半天的军队。
虽然这和北周朝廷并不怎么重视巴蜀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谁都没有办法否认,如果巴郡的张和、垫江郡的宋平等人能够相互沟通联系,或者至少有一个共同的统帅,而各地的将领和官员又能够齐心协力,那么李荩忱想要在这群山之中取得突破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然而事实却是李荩忱所到之处,城门大开、少数的几个官员或是已经跑得不见踪影,或是毕恭毕敬的等在城门外向李荩忱移交府库的账本、等待这新的主人来接收。
李荩忱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如此混乱的行政规划在战争开始之后会有多么危险,一旦让敌人突破白帝城或者剑阁等第一条防线,其余各地只有望风而降的份儿。
别说是巴蜀,李荩忱不相信如此混乱的行政规划体系对北周和南陈没有任何影响,南陈的防御重点现在集中在淮南、荆州一线,而如果这防线被突破,后面的州府很难继续起到阻挡敌人的作用。
实际上根本不用李荩忱猜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