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怜 (第2/3页)
已经重复了一次又一次,整个时代仿佛都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让陈顼觉得自己已经难以把握。
吴明彻抬眼看了一下陈顼,沉声说道:“但是李荩忱不请示旨意便私自与韦孝宽谈判,虽然最终成功拿下了剑阁等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念在其最终有所成的份上,此应该算小过。”
陈顼皱了皱眉,却并没有贸然开口。而吴明彻低声说道:“综上所述,老臣以为对李荩忱应该褒奖多于责罚。按照功劳计算,应当晋大将军,封侯,但是罪折一等,因此臣提议晋镇西将军,封名誉之侯,供给加于俸禄。”
徐陵和裴忌下意识的对视一眼,吴明彻提出的建议实际上已经将李荩忱的功劳大打折扣,但是依旧不是一个小的封赏,以陈顼对李荩忱如此有意见,不见得可以同意这个提议。
以弱冠之龄封侯,古来少之,最著名的肯定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冠军侯霍去病了,只可惜霍去病英年早逝,令人叹惋。李荩忱的年纪在霍去病之上,所以封侯也不算什么不可能的事。
而封侯又有讲究,关内侯、亭侯、乡侯是有级别差距的,对应不同的特权和封邑,比如当初关羽关云长的封号是汉寿亭侯,是汉寿一地的亭侯,而诸葛孔明的封号是武乡侯,封地在武乡。
但是这样的册封依旧有遥领、虚领等等区别,遥领是官员人在京城,但是封地有人管理,而虚领就是一个名誉头衔,帮助你达成封侯的梦想而已。
一般虚领就和南朝的乔迁州郡守一样,会选取不在国内的地名作为头衔,这样实际上也无法领到那个地方的供给。比如当初关羽的汉寿亭侯,汉寿实际上在东吴的地盘,又比如裴子烈身上的谯郡太守职务,作为乔迁州府,谯郡已经名存实亡,所以裴子烈根本就是在身上挂了一个名誉头衔。
显然以李荩忱的功绩,足够加封一个有封邑的侯,不过现在吴明彻很果断的给李荩忱砍了一刀,变成一个只有名义的侯爵。
而实际上大家心里面都清楚,对于李荩忱来说,一个亭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