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6章 两级班子一扫光(爆更0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66章 两级班子一扫光(爆更07) (第2/3页)

的蛆虫,肯定都是一身酱味道一样。

    谁也不能从一口染缸里,拉出一匹白布。

    出污泥而不染,那种理想只能发生在植物身上,而不能发生在人身上。

    最大的区别,顶多也就是受到污泥污染的程度不同。

    经过调查,孔毓良和解颐语确定,十六个中心村的所有村干部全部有问题!

    不过,他们问题的性质和那些镇级干部并非一样。

    还有即使是同为村干部,他们的问题也在严重程度上大有不同。

    出了一些细节不同以外,一个主要的不同就是他们的收入来源不同。

    镇级干部的收入来源,基本是从上面拨款下来。

    即使是镇级财政收入的分成,也和上级拨款差不多。

    因为若不留成,那些财政收入,都要上缴给上级财政。

    所以这块收入是正规渠道,能做文章的余地不大。

    当然虚报冒领工资或者其它人事方面的补助也有,不过相对来说,数额不大。

    一般聪明的镇干部,是不会把主意打到这一块的。

    油水不大不说,风险还特大,因为这块钱是明面上摆着,上级财政有比较完善的监督制度。

    那些聪明的镇干部,不但不会在这个方面搞事情,而且会把这方面搞得很漂亮,赢得上司的夸赞。

    这些败坏的镇干部,非法所得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把上级财政拨款挪作它用,中饱私囊,比如扶贫款,比如就灾款、比如教育经费,他们用来盖办公楼,让后再和包工头勾结分赃。

    即使没有挪用,就是用在指定用途上,他们也会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或者直接把钱装进自己腰包,或者与人合伙分赃。

    这个方式的使用者,都是那些有点小聪明,实际上相当愚蠢的镇干部。

    这种坐吃山空的蛀虫,充其量也只能小打小闹,而且早晚会露馅,最后人财两空。

    第二,向下面的乡村借办事之机勒索贿赂。

    这当然只是他们收钱的性质而宴,而使用的方式,就花样繁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