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时评狂潮】(2) (第2/3页)
甚至,他还写了一个有趣的亲身经历,让许多影评都为之大吃一惊,有兴致勃!勃!的看完。
亚历桑德罗用害怕的口吻说道:“看完这部片子,现在的我对于恐怖片惟恐避之不及,真是无知者无畏,知道了也就老实了。因为,昨晚看完电影后,开始还没什么感觉,因为片中实在没有太多恐怖的场景,心里还想这有什么可怕的,但越想就越觉得害怕,越想就越感觉周围有某种东西,以至于辗转反测、难以入眠,这时才领略到了电影可怕的地方,要知道我晚上独自住在单身宿舍,整个楼里都没几个活人(当然更没死人),那种恐怖真是无法忍受。老实说,伙计们,我现在对徐氏的恐怖片开始排斥,不是怕看,而是怕看完以后的想!.....”
许多影评人,他们的专业都不约而同的直指核心,其实这影片真正可怕的地方也就在于此——让你想。
人的想象是无穷无尽的,可以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午夜凶铃》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整部片子以一种压抑的方式加上宿命式的预言,不断给人心理暗示,魔由心生,贞子的可怕不再其形而在于你对她的想象。
越是长发遮住的脸越是最可怕的脸,你没看到那长发后面是什么,你就会把它想象的可怕无比。
正所谓“一千个人读红楼,会有一千个林妹妹的形象”,我们会把文学作品中美的想象成自己认为是最美的,把可怕的想象成自己认为是最可怕的。
虽然贞子最后露出了庐山真面,但未完的结尾似乎又在恶狠狠的告诉我们:没这么简单,接着想吧!
接着做噩梦吧!
而影片中的录象带、电话、镜子、井等物体构成的七日恐怖预言,更加重了观看者的自我心理暗示:鬼不仅存在而且就在你的意识里,如影随形,这真是恐怖片的一种高境界,把观众引导到自己吓唬自己的怪圈里,回味无穷、阴魂不散。
※※※
《午夜凶铃》吓坏了美利坚人,因此在一夜之间产生了时评狂潮!
不少影评人不知道这部片的导演是谁。
宣传的作品也都是徐文辉这个同名作者,监制,和编剧,所以所有人无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