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四章 铁胎建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八十四章 铁胎建盏 (第2/3页)

茶人,他对自己的这个真正意义上唯一的弟子,期望还是很高的。

    思索之间,他的目光一转忽然看到放在床头的一支茶杯。

    这只茶杯呈倒三角形状,也就是“斗笠”形,通体漆黑,釉彩覆盖了大部分杯身,露出在釉彩之外的底座部分呈现出黑灰之色。

    其上的釉彩与一般所见的釉彩不同,乃是如同银丝般纤细,又仿佛细雨般沿着杯身根根垂落。

    不仅仅是外部杯身,就连杯内亦是如此。

    这只杯盏似乎也有些年月,杯沿一圈原本的银色早已如同其余部分一样变得有些微微泛红,仔细看去,其内部的一根根银丝亦是隐隐约约闪烁出七彩毫光。

    陆雨轻轻的拿起这只杯盏在手中把玩,这是当初在栖霞山后山遇到空和尚和雨花茶之时所得到的杯盏,亦是空和尚真正的师父,那位无名老僧所留下的遗物之一。

    而现如今,在这个世界上的恐怕只有一个人能够再次叫出它的名字。

    陆雨喃喃的说出两个字:“建盏……”

    不错,这只茶盏正是这个世界已然失传的著名茶器,亦是华夏古时“八大名窑”之一的“建窑”所烧制的茶盏,建盏!

    每一只建盏皆是世上唯一,因为它每一件产品的釉色斑纹、外观机理都是自然形成,各有不同。

    其上的纹饰亦是主要分为曜变、鹧鸪斑、油滴、兔毫等等,便如同陆雨此时手中的这只,便是纹饰为“兔毫”的斗笠盏。

    按照现代科学的说法,建窑黑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备烧成黑釉的基本条件;而石灰釉黏性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容易流动,所以,建盏外壁底部往往有挂釉现象,而器物口沿釉层较薄,呈褐红色,有的近似芒口。

    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为含铁量较高所致,亦是为建盏特征之一。

    其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手感厚重。

    从烧成工艺分析,建窑建盏为高温烧成,若胎土淘洗太细,则器物易变形。正由于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