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九四章 选择和圣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九四章 选择和圣地 (第3/3页)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以及200多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通过三个条约,英国共占有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也就是现在整个香港地区。

    英国人在治理殖民地方面有自己的一套,以其特殊的治理方式,英国人凭借着极少数的人力,建立起了一个“日不落帝国”,总体上来讲,英国奉行一套当地人管理当地人的策略。

    在香港,英国人也是这样做的,虽然有英国派过来的总督和军队,但主要管理港人的还是港人自己。

    将近九十年的发展,香港的变化非常大,成为了东方大港,经济繁华,一开始香港不过是小渔村,不过三千人,现在的人口已经超过三百万,这些人自然不可能凭空产生,大多数是从内地过来的。

    大陆战火纷飞,越来越多内地人背井离乡都逃到香港,这给香港带来的大量劳动力,不过也造成了大量的无题,比如争夺生存资源,在斗争中,不管是外来者还是本地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抱团取暖,形成了一个个社团,带着黑色的社团。

    虽然本地人有主场的优势,在政策上本地人占有优势,但是那些外来者,他们“光脚不怕穿鞋”,打起架来完全是不要命的架势,所以也不会完全处于劣势。

    在这群南下的人中有一群比较特殊的人,那就是武林人士,这些武林人士,一开始会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社团,成为打手,但是渐渐心生不满,于是这些武林人士开始抱团,以便争取更大的生活空间。

    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合作,这就使得本来大陆那种根深蒂固的门派观念渐渐淡化,经过两代人的发展,香港反而成为了武林的一块圣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