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进击的刘永(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 进击的刘永(一) (第2/3页)

夷人诸部只要供输财赋、兵丁,朝廷便悉不问诸事。”

    与李恢一番对奏,刘永对如今的南中有了一个大致印象——朝廷对南中的控制属于半直管半羁縻,还未有达到内地这样安全掌控的地步。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朕已对南中之事有了个大概。”刘永看着五十出头、发鬓斑白的李恢,心中很有好感。

    “陛下,臣以为南中之事说来繁复也可谓简单。”李恢呵呵一笑,主上心忧南事,虚心请教的姿态使他对刘永的印象也不错。

    “额?何以见得?”刘永问

    李恢伸出右手食指,在几上写下一撇一拉,“南中之事,关键在于用人。出镇南中的人需要熟悉当地风俗民情,在汉夷之中皆有声望,处事公平,如此南中方可大治。”

    对……刘永听得赞许连连,原来历史上李恢都督南中九年,为成1都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兵资,为诸葛亮的北伐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后来死于任,接任者张翼执法严厉,不得南夷欢心,干了不到两年就灰溜溜地卷铺盖走人。

    “李公可知南中以南的情况?”了解了南中后,刘永又开始询问关于这个时代的中南半岛的情况。

    “南中以南地方偏远、路途崎岖,臣亦知道得不多,只知道远南有真腊、扶南大小十余国,其人皆丑黑拳发,倮身跣行…………”

    在与李恢细谈后,刘永对于南中问题有了自己的考量——在时机尚不成熟前,南中最好的治理方法便是维持现状,放权不管。改土归流什么的还为时尚早……

    会见完李恢,刘永起驾前往尚书台,在那里他将和侍中费祎、黄门侍郎董允等近侍官交流朝政国事,当然实际上是由他们完成对刘永的交流和教育,比如剩下的《六韬》。

    事实上,诸葛亮安排的是刘永下午才接见朝臣,而之所以今天上午召见李恢是因为李恢是南疆重臣,他不可能长时间待在成1都刚才和刘永的初次会面同时也是李恢的陛辞,会面之后李恢立刻就会返回牂柯郡平夷县,庲降都督府驻地。

    车驾之上,刘永开始思尚书台的问题

    尚书台,隶属少府,但现在和少府只存在名义上的从属关系。东汉为了避免西汉末期皇帝大权旁落的情况,将机密之事尽归于尚书台,用来制约三公。而且尚书台的尚书令、尚书仆射虽权重但位不高,仅秩比千石,其下属官更是几百石小官,皇帝容易拿捏掌控。

    到了曹魏,更是将尚书台作为全国政务的总汇机构,权威日重。不过到了蜀汉,到了刘永这里,就真他娘郁闷和尴尬了…………如今,蜀汉权柄皆归于丞相府,章武三年刘备驾崩,诸葛亮开府治事,总揆曹事。

    像那些有才华、有能力的臣子全他娘成了丞相属官,比如:蒋琬,丞相府东曹掾;董厥,丞相府主簿;杨仪,丞相府参军;霍弋,丞相府记室;向朗,丞相府长史…………

    同时,诸葛亮兼任益州牧,那些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