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二章 以功换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五十二章 以功换爵 (第2/3页)

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今民求官爵,皆不以农战,而以巧言虚道,此谓劳民。劳民者,其国必无力;无力者,其国必削。

    善为国者,其教民也,皆作壹而得官爵,是故不官无爵。国去言,则民朴;民朴,则不***见上利之从壹空出也,则作壹;作壹,则民不偷营;民不偷营,则多力;多力,则国强。今境内之民皆曰:“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业,务学《诗》、《书》,随从外权,上可以得显,下可以求官爵;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具备,国之危也。

    民以此为教者,其国必削。

    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壹。

    民朴壹,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不可巧取,则奸不***不生,则主不惑。”

    这段话出自《商君书》农战篇,大体意思是平常国君用来勉励民众的是官职和爵位。可是国家得以兴旺的根本却是农耕和作战。现在民众用来求取官职和爵位的方法都不是农耕和作战,而是靠花言巧语和空洞无物的说教,这就让民众学习奸诈巧舌,不但不能兴国,反而误导了民众。误导了民众,这个国家就一定会没有实力;国家没有实力,这个国家的力量就会被削弱。

    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他教化民众都是要求通过专心务农来得到官职和爵位。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得到官职也没有爵位。国家废除空谈,民众朴实而且不放荡,民众看见国家给人们的好处都是从农耕与作战这一途径发出,那么便会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民众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就不会苟且谋求其它事。民众不苟且谋求其它事,国家的实力就会雄厚,实力雄厚,国家就会强大。

    以功换爵!

    这是法家的思想最典型的体现。和儒家的“尊尊亲亲”有着很大的区别。

    这样做,最大程度的避免了“任人唯亲”,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裙带关系”的影响,对将官,对士卒来说都是相对比较公平的。

    只要他们立下功勋,就会按照功勋获得奖赏。甚至是获得官职,爵位。

    正因为士卒和将官们知道这种制度的优点,才会士气大振,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