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7章 澳洲之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767章 澳洲之行 (第3/3页)

意识到IFI技术的真正价值,恰好给了艾瑞克‘捡漏’的机会。

    只要能够拿到IFI技术专利,除了未来可以预见的巨额专利授权费用,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他手中的思科、雅虎、美国在线等公司在无线网络技术上取得主动权和优先权。

    艾瑞克也明白彼得·里奇刚刚话里的意思,IFI技术没有再北美申请专利,萤火虫完全可以一分钱不花,只要拿到相关的技术资料,就可以提前在北美申请专利,将技术据为己有。这种抢占他人技术成果的手法在各行各业都屡见不鲜。

    不过,艾瑞克毫不迟疑地摇了摇头,倒不是因为道德正义感之类,而是IFI技术将来的应用肯定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现在即使在北美提前抢占了专利权,到时候肯定会与CSIRO在法庭上扯皮一番,更不要说海外了。

    “没有这种必要,买下IFI的专利权也用不了多少钱。”

    IFI技术的大行其道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眼下除了艾瑞克,不可能有人看到这项技术的广阔前景,现在想要完全买断这项专利技术,连1000万美元都用不了。

    侍应生很快就艾瑞克的早餐端了上来,艾瑞克打发走彼得·里奇,吃过早餐,离开酒店坐车赶往数字领域澳洲分公司总部。

    《黑客帝国》从拍摄阶段开始,艾瑞克就一直通过电子邮件等手段密切地关注着沃卓斯基兄弟的拍摄进度,因为有着罗伯特·科特这个经验丰富的制片人协助,整个拍摄过程,兄弟两人倒是没有遇到太大麻烦。

    接下来几天,艾瑞克一直和《黑客帝国》几位主创讨论电影的后期制作和进一步的剪辑工作。

    虽然有着艾瑞克的遥控指导以及罗伯特·科特的近距离监督,沃卓斯基兄弟还是非常偷巧地往片子里加塞了很多个人意志。

    原时空中的电影之所以大获成功,除了真实与虚幻这种大胆而新奇的构思外,沃卓斯基兄弟通过电影展现出来的深刻哲学思考也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因此,艾瑞克并没有全部剔除沃卓斯基兄弟加塞进影片内的‘私货’,只是根据记忆中的版本,适当的进行了删减,在电影的商业元素和哲学思考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

    原版的《黑客帝国》,在第一部的惊艳之后,随后两部都因为时代华纳的过度放权,让沃卓斯基兄弟完全沉溺于自身让人云山雾绕的拍摄理念,甚至使得电影变得非常晦涩,这才造成了电影口碑都一部不如一部,票房也在第二部的大幅上扬后,在最重要的完结篇遭遇失败。

    艾瑞克在悉尼忙于《黑客帝国》后期时,澳洲大陆北部数百公里外的布里斯班,凯特·布兰切特刚刚完成一天的拍摄工作,走出片场,她的经纪人罗恩·拉瑟就将车子开到她面前,示意她上车。

    凯特·布兰切特捏着手中的坤包,下意识看了看四周,甚至有些做贼心虚地钻进了轿车里。

    两人都没有立刻说话,开车一直到两条街区外,在一家咖啡厅外停下,下了车,走进咖啡厅,一直到点了两杯咖啡,在靠窗的位子上坐下,凯特·布兰切特才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罗恩,我怎么感觉我们好像在预谋做什么坏事一样?”

    罗恩·拉瑟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到现在还觉得有些不真实,三天前,一个自称艾瑞克·威廉姆斯助理的年轻人突然找到他,表示艾瑞克·威廉姆斯有意邀请凯特出演007邦女郎的角色,罗恩·拉瑟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方是个骗子。

    毕竟,他虽然很清楚自己名下的这位女演员拥有着非常出色的演技,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将她和艾瑞克·威廉姆斯新片联系起来。

    “我现在也觉得不可思议呢,不过,这绝对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好机会,不是吗,对了,凯特,这件事你没有告诉别人吧?”

    凯特·布兰切特摇头,笑道:“当然没有,我可不想被人当成做白日梦的疯子。”(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