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虏 (第2/3页)
兵器又无人领头,难不成还真怕他们反了天不成。等役使他们日子久了,绝了他们再投清的心思,到时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明军了。
周士相又说了个法子,可在降兵当中挑选一些精壮者,给他们一些权力,由他们来管理其他的降兵,如此一来,这些有明军撑腰和委派的降兵便成了明军最好的监督者,又可选一些表现不错的降兵直接补入军中,让他们脱离繁重的苦役生活,有了希望和榜样,再有自己人的监督,何愁余下的降兵不归心明军。再者这些降兵都是清军的野战军队,陆战于水师是个弱项,有了这些降兵,水师便更有把握守住新会,进而配合有可能的李定国大军威逼广州了。
听完这些想法,陈奇策挼须称赞,笑着让吴远去和胡德玉一起安排,他则拉过周士相沿江察看了下预备修建水师码头的地点。老将军这会满门心思想得就是如何将新会牢牢控制在手中,为此,他已决意将水师基地从海外的上、下川岛迁到新会来,新的水师营地就建在江边。途中,周士相提出愿以新会城头的红夷炮和水师交换一些铜炮。
新会城头的红夷炮都是清军从广州运来的大家伙,每一门都重达数千斤,这种大家伙只能摆在城头不能野战,因而太平军根本没有办法携带这些大炮进军香山。陈奇策的水师有不少战船,周士相看过,基本上每条战船上都安有数门至几十门不等的大小火炮,这些火炮有质量差些的铁炮,也有质量好的铜炮,重量也不相等,但无一不是比红夷炮轻便得多。
周士相原可将新会城的红夷炮都送给陈奇策,但水师的火炮家底之厚让他改变了主意,想着是不是能从陈奇策这里换来一些可以便于携带的铜炮,这样太平军到了香山后就能迅速组织起一支攻坚的炮兵队伍。
他也是抱着可有可无的心理和陈奇策说这件事,不想,老将军却大方得很,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周士相这个交换的请求,答应一门红夷炮可和水师换三尊铜炮。另外,老将军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