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 少年诗圣 得遇同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六十九章 少年诗圣 得遇同胞? (第1/3页)

    裴旻对于长安的士林人士了解不深,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邀请错了,也容易得罪人。

    但是裴旻有一个热心的老哥哥贺知章,作为仙宗十友、吴中四士之一的贺知章,他在长安多年,对于长安的士林了若指掌,给了诸多实质性的建议,而裴旻也根据自己所需邀请了一些需要的人另之参于其中,成就他名。

    因为李隆基重病在床,文人雅会虽不是喜庆节目,却也不方便大张旗鼓的张扬。

    裴旻也没有安排喜庆节目,都是聚在一起,谈诗论道,引经作赋,甚至畅谈国事。

    喊陈平曾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

    到了唐朝,宰相固然变了味道,不再如之前权重,却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大臣。

    宰辅大臣结交士林人士,为国甄选人才,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一时之间,裴旻门庭若市,除了原本的以文交有,诗文赋会,更有诸多寻求飞上青天的士子,开始向裴旻投诗递文,希望得到一个好评,从而如昔年李白一眼,青云直上。

    原本裴旻并没有品评文章的习惯前例,但此次意识到文宗身份的便利之后,也开始干一些文宗应尽的义务,点评一些诗赋文章。

    裴旻的真实水平,远比不上张旭、贺知章,甚至张九龄、王维都要胜之一二,但他麾下多是文坛圣手。

    平素里张九龄、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王翰、高适这些人的公文都写的华丽无比,就如作文章一样精彩。

    日积月累的熏陶,裴旻在在品评文章这方面,堪称一绝。

    给了投诗递文的士林中人诸多公允的点评,也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风评大涨,甚至于庙堂之上,诸多文采不凡的官员也来向裴旻请教。

    裴旻自然不会绝对的公允,因人而异,短短的五六日。

    裴旻发现自己的尚书省的工作顺畅了许多,因为更多人认识他,有求于他,对于他的事情,都选择优先处理,认真处理。

    裴旻都不得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