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闻风涌动(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四章 闻风涌动(二合一) (第2/3页)

以当堂判死刑,有着莫大的权力。

    这也符合他国都县令的身份地位。

    最近严挺之过的还算清闲,并没有多少让人头痛的案例。

    原来唯一令他头痛的杨家人也消停了。

    严挺之固然不参与朝政,但他的身份地位尤其特殊,消息还是有些灵通的,知道是因为裴旻的缘故。

    裴旻说动李隆基,还回了韦家人的宅子,打压了韦家人的气焰。

    每每念道这里,严挺之心底一阵舒坦。

    杨家人为非作歹早已不是一日两日了。

    官员受欺,畏惧杨家得宠,不敢出声。

    百姓受欺,更是忍气吞声,不敢告官。

    个别告官的,最后也会被逼的撤销诉控。

    严挺之有心维护,也是力不从心,能力所限,心底暗恨,无可奈何。

    严挺之即便与裴旻无任何往来,只凭这点,已令之心生敬意,带着几分惬意的想着:“找个机会跟郡王结识结识,在长安为官多年,要是连郡王都不识得,说出去少不了让人耻笑。”

    便在他享受安逸的时候,噩耗传来。

    “严京兆,不好了!兴化坊出事了,有人当街遇袭,死了好几个人!”

    严挺之霍然起身,长安天子脚下,人口众多,有些口角争执在所难免,但是闹出人命的事情,却是极少的。

    居然还死了好几个人?

    “什么情况?快,让京兆少尹速度前往案发现场,调查细节在回来与我报告。”

    严挺之固然重视此事,却也不觉得需要自己出马。

    报信的人还未说完,京兆少尹已经大步走了进来,说道:“府尹,大事不妙,兴化坊遇袭的是礼部尚书贺知章,他受惊堕马,生死不明。”

    严挺之眨巴了一下眼睛,霍然起身,立刻道:“关闭兴化坊,还有周边的延康坊,丰乐坊,都关了,挨家挨户的调查可疑人士。不管坊内住户是何人,都必须接受调查询问。”

    他负手来回走了两步,道:“另外立刻布控全城,传令长安所有武后坊丁衙役,取消一切假日,全城布防,将长安半月里各坊各市,所有生面孔都一一记录在案。即便是大海捞针,也要找出可疑人员。”

    “宗少尹,你随我一统前去现场……”

    他几乎不带半点的犹豫,一个个命令脱口而出。

    贺知章是朝廷三品大员,找大庭广众下受袭,本就是天大的事情。

    何况贺知章还有一个身份,他是当朝唯一的异姓王武威郡王裴旻的老哥哥。

    世人谁不知道贺知章、张旭与裴旻这三人的忘年之交。

    士林中人更是将他们称之为饮中三君子。

    而今贺知章遇袭,生死不知,裴旻会作何反应?

    严挺之不敢想,但是却很清楚,自己在此事上若毫无作为,只怕会殃及池鱼。

    **********

    刑部!

    刑部尚书是裴敦复。

    裴敦复此人是山西闻喜人,很显然是裴家一员,颇有干略,山西闻喜人开元十年,诏举“堪任将帅”科,他第一人登第,从此官运亨通。

    不过裴敦复并不是什么好官,本人虽无恶迹,却是一个护犊之辈。

    年前他还是刑部侍郎,部下程藏曜、郎将曹鉴依仗权势,胡作非为,触犯刑律。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裴宽将二人抓捕,裴敦复托人说情,裴宽不依。

    裴敦复大方的拿出一千两黄金,令其女婿贿赂杨妃,陷害裴宽,令得裴宽被贬为睢阳太守。

    裴敦复也因慷慨解囊,得到了杨婕妤的看中,吹了几次枕边风,得到了刑部尚书的职位。

    刑部尚书作为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较之京兆府显然更高一层,权力也更大几分。

    在京兆府闻讯之后的小半个时辰里,刑部也得到了贺知章遇袭的消息。

    “什么,贺知章?哪个贺知章?是裴郡王以为兄长的那个贺知章?”

    得到了确认,裴敦复脸色瞬间变了。

    在唐朝刑部的实权不大,基本只限于对平民及七品以下官员。

    但是他们却是其中的执行机构,只要是案例,都会从刑部这里过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