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章 临行重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一章 临行重托 (第2/3页)

想法。

    颜杲卿一本正经的道:“登封报天,降禅除地,意味着天下太平,民生安康,以此昭告万民,天命所向。固然有所耗费,却也用得其所。”

    袁履谦亦带着几分慎重的道:“如今天下,文武大定,泰山封禅,以盖武后昔年嵩山封禅之功,势在必行。纵然沿途耗费,在所难免,以现今朝政之清明,也因无伤大碍。”

    听自己的两位好友皆支持封禅,裴旻也意识到自己是受到现代思想的左右了。

    或许在现代人看来封禅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古代却不一样。

    他们将这件事视为重中之重的大事壮举,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易地而处,裴旻也明白了缘由,这个泰山封禅就如后世领导巡察一样,架势十足。

    坦白而论,又有什么意义?

    但是即便是架势,面子工程,却也不得不做。

    想通这一点,裴旻心底也想开了,既然老天都让自己走一趟,正好去会会长安的那些蛇虫鼠蚁,带着几分歉意的看着颜杲卿、袁履谦道:“两位兄长,这酒怕是只能到这里了。”

    颜杲卿、袁履谦知道消息来得突然,裴旻有很多事情处理,纷纷表示理解。

    颜杲卿道:“无妨,而今我们一并在这河西公事,还怕没有相聚的机会?”

    袁履谦笑道:“昕哥说的极是,待静远兄从泰山归来,我们再聚不迟。”

    裴旻点了点头,忽然道:“只怕昕兄无法在凉州久待了。”

    颜杲卿的才略极为高明,史书上记载他“振举纲目,政称第一”。

    在当时全国官员的考核中获得第一的成绩,是极其难得的行政人才。

    裴旻麾下幕僚已经有一个相才张九龄,再加一个颜杲卿过于奢侈浪费。

    裴旻有心将他推荐出去,不担任他的幕僚,而是去地方做父母官。

    唯有如此,才能不负颜杲卿的一身才学。

    颜杲卿早知裴旻用意,笑道:“静远兄不妨直说。”

    裴旻道:“西州蒲昌县县令,西州即是原高昌古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