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改一下 (第2/3页)
慢慢来,这不但涉及的技术,还涉及到企业管理和文化……”
论起可靠性,大概无人能出日本人之右了,这个时代,以可靠性著称的日系发动机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一线品牌如丰田、本田,能够做到在正常保养的情况下平均50万公里无大修!
二线一点的品牌如大发、铃木,也能做到30万公里无大修!
至于摩托车……大名鼎鼎的本田幼兽,那可是号称“无法被摧毁的摩托车”,买回来三五年不加机油照样嗷嗷的跑。
陈耕对日本人没好感,日本人在发动机上也从来不肯投入最先进的技术,但必须得说,日本人在可靠性这一点上做到了极致,无论是欧系汽车品牌还是美系汽车品牌都无法在可靠性上与日系相媲美,日本车为什么能够在战后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内迅速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中被欧美企业无比忌惮的一极?
靠的就是无与伦比的可靠性。
“您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我们既然能够做到5万公里无大修,为什么就不能做到10万公里无大修呢?”陈耕反问了一句:“我知道这很难,但总不能因为难就不去做了吧?”
“……”
宋镜瀛老先生一下子愣住了,良久,他心里苦笑起来:对啊,自己竟然还不如一个孩子,陈耕说的没错,想要提升发动机的可靠性的确很难,但我们并不能因为这很难就不去做了,正相反,正因为对于一辆车而言可靠性是如此的重要,我们才更加应该有一股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狠劲和愣劲,否则凭什么做汽车?凭什么让老百姓们认可你?
“我都快70了,竟然还不如你个小家伙看的明白。”望着陈耕,宋镜瀛老先生又是感慨,又是欣慰,同时还有些懊恼:这么好的一颗苗子,自己当初怎么就没有注意到,竟然错过了呢?
越看陈耕就越是顺眼的宋镜瀛老先生,忽然向陈耕问道:“小陈,你有对象了没有?”
“对象?”陈耕愣了一下,心里别扭的厉害:“没有。”
“我没记错的话你都23了吧?”宋镜瀛老先生道:“这马上就要过年,翻年就要24了,成家立业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也到了该好好考虑考虑的时候了。”
“是……您说的是……”陈耕尴尬的道,自己的终身大事,自己到现在还没琢磨明白呢。
还没等陈耕将丁若烟和千墨的身影从自己的脑袋里移走,就听宋镜瀛老先生道:“既然这样,我给你介绍个吧。”
“……”
陈耕的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老师,您不是吧?好歹您也是准学部委员了,怎么还能干这种保媒拉线的事?
事实证明保媒拉线这事儿与是不是学部委员、准学部委员真的没多大的关系,“我有个同事,他孙女今年大二,性格文文静静的,做的一手好饭菜,长的也挺漂亮的,跟你倒是挺般配,哪天有空的话,你和人家姑娘见个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