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七十七章心比天高的山本一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七十七章心比天高的山本一木 (第2/3页)

入日本之手。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国家也被日军占领。

    那么如此广大的占领区,如此丰富的资源及廉价劳动力,那些老朽们再说什么资源贫乏就有些居心叵测了,为什么不及时调整军火生产,拿出更好的武器装备部队?

    须知此时的欧洲战场上,各主要交战国的单兵武器都是以自动火器为主,就别提重武器的火力了,一支军队的强大主要应体现在火力的强大。

    山本一木永远也忘不了1939年他亲身参加的在中蒙边界地区爆发的“诺门坎”战役,那是一场以钢铁、大工业生产和意志、血肉之躯的较量。

    当时的苏军远东第一集团军司令朱可夫将军集中了四个坦克旅,三百架飞机和二百五十门大炮,骄横的日本陆军算是体会到什么叫现代化战争了,天上机群呼啸,地上大炮怒吼,航空炸弹和大口径炮弹把日军阵地炸成一片火海,火力打击的密集度是日本军人前所未见的。

    在无遮无拦的大戈壁深处,在十几公里的宽正面上,飞扬的尘土席卷大地,上千辆“T34”型苏联坦克铺天盖地而来,坦克的履带毫不留情地碾碎了日本士兵的精神和肉体,把日本帝国狂妄的北进野心埋葬在风沙茫茫的蒙古大戈壁。

    是役,日军阵亡五万余人,苏军伤亡则不到三千人。

    诺门坎,一个恶魔般的名字,它像烙印一般给山本一木留下永远无法抹去的惨痛回忆。

    身为现实主义者的山本一木虽自知人微言轻,无法改变日本陆军的装备,但用先进武器装备这支小小的,不足百人的特种部队的权力还是有的。

    特工队队员每人装备一枝德制希卖司“”型冲锋枪,一枝德制20发装驳壳枪,每个战斗小组10人,装备两挺轻机枪,单兵火力是令人满意的。

    对于此次行动,山本一木大佐很不以为然,他认为筱冢义男中将有些意气用事,虽然八路军在整个支那军中属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