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上) (第2/3页)
海登堡骄傲和依仗的红外探测装置就背在那名伞兵的身上!
坎贝尔中尉作为“捕食者”行动的实际指挥者,自然是明白海登堡上校的意图,能够发射白磷燃烧弹的中国火炮毕竟只是少数,而莽莽的冷黄山却又大得不像话,美军就算家底再厚,也不可能将整座冷黄山炸平。
既然不能炸平,那就只能选择一个更精干高效的办法,而这种旨在测定目标热量源的红外探测装置,便如同超人的那双慧眼,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当然,这时候的坎贝尔自然不会傻到去拿红外探测装置去检测不远处的火炮,因为处于修整状态的火炮与周遭的问题等同,根本测不出什么结果。
所以他很聪明的选择了分布在炮位周围的机动车辆,要知道十几吨重的牵引火炮可不是几个人说扛走就扛走,若是没有机动车辆牵引保障,完全是寸步难行。
而机动车辆上的发动机就是最好的热量源,只要这些车辆一起动,他的“红眼睛”红外探测装置便能探知其究竟是真是假。
所以关键问题是冷黄山上的这些车辆什么时候会启动,对于这点,有着丰富战场经验的坎贝尔中尉想都没想就定到了天光微凉的凌晨时分。
无他,只因为这时的车辆上启停保障系统并不完善,经过一夜的露天寒露,待到早上必须启动预热,以便在紧要时刻能够快速启动,否则极容易产生机械故障而导致趴窝。
而白天又是美国空军的天下,承受严重空中威胁的中国炮兵部队必然有着随时撤离的准备,是以必须要保证牵引车辆的可靠性,而这便是坎贝尔中尉所要等待的机会!
……
很快的,那名背着“红眼睛”红外探测装置的伞兵便把身上的装置调试好,旋即打开电源,将一个探照灯似的物体对准那辆被中国士兵刚刚起动的卡车头部,片刻之后耳机中便传来“哔哔~~”的回音,提示有高温热源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