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重新定义美式坦克标准(下) (第2/3页)
跟前,瞧准侧面的一块尚属完好的附加装甲,二话不说就将固定的四个螺栓给拧了下来。
旋即又开启早已准备好的切割机,将好好的一块附加装甲应声切断,露出里面橡胶与钢板交织的横切面,这才对准镜头解释道:“他们的方法是用特种橡胶与装甲钢组成两种密度迥然不同的多层切面,众所周知,当高速热流穿透不同密度的物质是,剧烈的阻止变化会形成强烈的切割效应,导致射流产生散射效应,从而达到对破甲弹的防护效果。
这款装甲很好的应用了这个理论,并且在实战中成功抵御破甲弹的多轮攻击,若不是有两颗破甲弹同时击中一块附加装甲,这才将其击毁的话,我相信这辆坦克也会和其他的同伴一样,冲破我们的封锁线返回他们的营地,总而言之,这款附加装甲是这款坦克最为闪光的技术亮点。”
听着科林的话,一旁的沃顿也不禁暗自点头,如果说火炮双向稳定系统、红外夜视仪以及坦克炮抽烟装置,因为美国国内早已有更先进的型号,从而导致眼高于顶的科林教授有些看不上眼的话;
那么沃顿有理由相信117号坦克上所覆盖的那层巧克力块似的的附加装甲,即便是科林也得不收起狂妄的傲慢之心,因为那场发生在临津江南岸的坦克大战,沃顿即便没有亲身经历但在查看战场残骸之后,也对改进型T—34坦克超强的防护力感到由衷的惊叹。
因此沃顿不相信以科林的眼光看不出那些附加装甲的价值,而这也正是他建言克莱斯勒公司拿117号坦克为自己张本的缘由之一,如果克莱斯勒公司能将此事运作的好,势必能从中得到最贴近于实战的技术资料,从而在与通用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很显然,科林教授很清楚他和克莱斯勒公司高层的心意,尽管开场白有些冗长,好在附加装甲的重点算是突出出来了,这一次影像录制算是成功一半。
然而就在沃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