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三棱军刺(下) (第2/3页)
可,否则做出来的刀不是轻易折断,就是易于生锈腐蚀。
总而言之,一把刺刀内所包含的学科与技术,林林总总不下十余项,就拿最基本的材料来说,所用的钢材基本都是硬度较高的低碳合金钢,若非如此,拼刺时刺刀很容易折断,平时训练还好,真要是上了战场,刺刀折断的下场很有可能便是己方战士的伤亡。
正因为如此,各主要军事强国用于刺刀的制造钢材无不是该国性能出众的钢材型号,甚至有些国家干脆将炮钢或装甲钢拿过来用于刺刀的锻造,而此时的中国别说是性能先进的炮钢和装甲钢,就连最普通的低碳合金钢都无法进行量产。
更何况还有后期的精炼的锻造、繁复的热处理,可以说每一道工序都如同拦路虎一般,成为当下中国仰望的高山,所以多用途刺刀还未实施,便在一个个瓶颈下胎死腹中。于是柏毅果断放弃多用途刺刀方案,进而提出一个更贴合时期的新方案,那便是如今的三棱军刺方案。
相较于多用途刺刀方案,三棱军刺方案由于独特的三棱圆锥解构,使得整体的结构强度非常好,由此可以降低钢材的质量要求;采用细长的军刺与血槽外形,既方便锻造,也可节省宝贵的钢材。
而在制造工艺上,得益于钢材质量的降低,锻造和热处理方面也相应变得简单。至于最重要的杀伤力方面,得益于三棱血槽的独特结构以及热处理时砷元素的添加,使得三棱军刺的杀伤力分担不弱于普通刺刀,在某些方面反而要强出不少。
特别是该军刺所造成的伤口,看似不大却呈四方形,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也别是在环境恶劣的野战环境中,缺乏专业医疗设备的一线部队一旦遭遇该刺刀创伤,根本无法包扎。
更何况在通常的拼刺中,并不是将刺刀扎进对方身体便万事大吉,往往还会用力旋转,而这个过程很容易造成对方体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