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 (第3/3页)

条约》的签订。

    然而令中国政府万万没想到的是,斯大林虽然做出了极大的让步,但却耍了个花招,那便是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补充条款里加了这么一条:“若东亚地区爆发战事,苏联海军可以重新使用大~~!~~连、旅~~!~~顺两个不冻港,‘中长铁路’也必须无偿向苏联放开使用权,以便保障苏联海军的补给!”

    当时的中国刚刚成立,外交经验极其匮乏,再加上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日本被美国像小媳妇一样压得服服帖帖,怎么看怎么不像有战争爆发的样子,所以也就没想太多,便在补充条约上签了字。

    结果中苏两国这边刚签订盟约,斯大林便一封电报发往朝鲜,同意朝鲜政府1949年下半年开始的统一计划,与此同时驻远东苏军开始对朝鲜军队提供全方位的军事援助,短短几个月时间,朝鲜军队便成为东亚地区屈指可数的强军,并于1950年6月发动统一战争,随后美军介入,兵临鸭绿江,中国在国土遭受威胁的情况下被迫出兵朝鲜。

    至此,东亚地区战火已然烧红的半边天,苏军也借着补充条款的规定继续占据旅~~!~~顺港,至于“中长铁路”的使用权也想苏联敞开,加之中国在朝鲜拖住美军,减轻苏联在欧洲方向的压力,促使苏联在这一期间获益颇丰。

    柏毅前世的时候这些秘辛随着苏联解体公布于世,因此柏毅才得以了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苏联各项政策的逻辑与意图,说穿了无非是对中国的堤防与不信任,朝鲜战争后期以贷款形式有偿的苏联二战时期老旧武器装备、以经济补偿方式对中国的援助建设等等,都是这一逻辑的体现。

    相较于此,将好好的德系机械和武器装备拆成真正的废铁送过来便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苏联要的是听话的中国,而不是一个强大的中国!

    “所以我们从苏联出发前,出访莫斯科的总后首长见了贝利亚,这才让局面不至于坏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而这也不是什么后手,没办法,谁让斯大林老了,而贝利亚的野心却膨胀到无以复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