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立后勤保障体系(1\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五章 建立后勤保障体系(1\5) (第2/3页)

告诉了秦东民,就算总后首长想听,他直接过去当面汇报就行了,何必还要写报告,要知道柏毅的文字功底不是一般的差,天生没有做文抄公的命,更何况这个时候即没电脑,又没打字机,完全靠手写,几千字的报告,要用手工整的写下来,柏毅表示压力真的山大!

    不过压力山大归山大,军令如山,改写还得写,于是柏毅足足憋了一天,将能省去的尽量省去,就算省不去的,也要尽可能简略,如是删了又删,减了又减,终于形成一片不到两千字的报告。

    简单地说就是三件事,第一,尽可能的统一弹药口径,在此柏毅的建议是步兵部队采用三种口径弹药,即6.5mm,7.92mm以及11.43mm,这三种口径分别应对步枪、轻重机枪和冲锋枪。

    而采用这三种口径的理由也很简单,那便是国内的保有量很大,即经得起消耗,便于及时补充,6.5mm弹药自不必说,从918事变开始,这各口径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前前后后十余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军队最熟悉弹药,不但生产工艺成熟,保有量也很大,不说别的,50式自动步枪最后决定采用6.5mm口径的中间型威力弹,其中很大的原因便是在此。

    7.92mm全威力步枪弹也是如此,因为这个口径是国民政府军队标准的制式口径,从30年代确立开始,直到彻底败退,前前后后也有将近20年时间,海外进口加自行生产,使其保有量也是相当大。

    中原地区的我军所装备的枪械有很大一部分便是7.92mm口径,不过相较于步枪,作为我军步兵火力支柱的民24重机枪以及ZB—26轻机枪也都采用这种口径,联系到朝鲜战争的激烈战况,将这款弹药集**给轻重机枪是必然的选择,至于冲锋枪也是一样。

    然而就算简化,也还是有三种不同的口径,对后勤的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