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君王坐下俱笑颜 (第2/3页)
陛下恕罪。”
李世民抬头看看杜如晦,再看看罗彦,有些苦笑着说道:“你们啊,行了,也别请罪了,明日将那书册带来便是。”
道声诺,这才重新安静下来。随后李世民继续向罗彦问道:“那接下来呢?这格律典故,该怎么做。”
苦笑一下,相比前边三天将《声律启蒙》背诵完,格律典故就好办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微臣只不过将这上百年来的经典诗作整理出来,然后让杜荷读了好几遍,随后每诗都详细讲解了一遍。陛下也知道,这些年的诗作大都堆砌辞藻引经据典,以是既让他熟悉了格律,又让他掌握了典故。”
罗彦话音刚落,就听得程知节大喊大叫:“这不就是我家小三子常说的讲故事么。我说我讲这些年我在沙场上出生入死的事情他一脸嫌弃,原来是你小子将他的口味养刁了。不行,这事儿你必须给我个交代,不然你就是身在金州,我也派人把你绑到府里给他讲故事。”
对于这几个对自己忠心耿耿但是不拘小节的武将,李世民向来都抱着最大的恩宠,以是这个时候李世民也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行了,知节,你先坐下。这件事情我也要罗彦给我个交代,不然老是被你从金州绑回来,这金州刺史还不得三天两头给我上书。”
一片哈哈大笑中,程知节带着满意的笑容坐下来。有李世民打保证,这事儿,妥了。
罗彦虽然嘴上说的很轻松,但是真正了解各种详情的人,此刻心里却是惊诧万分。真要是像罗彦说的那么简单,这时间岂不是代代有诗才出来,能写诗的岂不是满大街了?
房玄龄此刻正坐在杜如晦下手,怀着满脑子的不解,偷偷问道:“杜公,我说啊,这事儿有罗彦说的这么简单?你能相信么?虽然杜荷这件事情却是眼见为实,可是这事情能够让所有人都这样?”
沉思一番,杜如晦说道:“其实,这个事情我也觉得匪夷所思。但是杜荷每天的进步我都是看在眼中,这事儿自然不能怀疑。要我说啊,只能说是罗彦他本事非常。”
“是啊。弘文馆的那几位学士怕是此刻动心了,想来不就之后就要寻思着要让罗彦回到弘文馆了。”
“不仅仅是他,便是我也想着他回到弘文馆。要是他的这一早就显露出来,当初拼着那几位官员的攻讦,我也要死保他。你别说你方才没有这样想过。”
“以他的行事作风,我等的子嗣交给他也很放心。只是看陛下的意思,恐怕注定我等是不能如愿了。”两人小声说到这里,都带着一丝遗憾。
而李世民此刻也说出了在场好些人的心事:“进之啊,真想把你就留到长安。只是你已经说了要在金州呆满一年,我也不好逼迫你。这样吧,往后每次讲学的内容,记得汇总一份让快马送来。也让我先睹为快。”
这个要求自然不是很过分,罗彦点点头便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