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六章 居然有人敢闹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六章 居然有人敢闹事 (第2/3页)

教的还是《论语》,到了国子学太学,教的还是《论语》。这就有的乐了,怎么都教这个?

    其实这里头还是有说道的。乡间学堂,大多教《论语》的句读,能让学生们顺利读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这是典籍的体。州县府学,为了迎接科考,学习的是典籍的含义,顺带教人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是教典籍的意。但是到了国子学太学这里,基本上这里头的生员都具备了相当的能力,可以在地方上做个小官的时候,这时候就讲的是《论语》结合实际情况的用处,这是典籍的用。

    所以虽然三个阶段读的都是同一本书,但是教授的内容和层次却是不一样的。

    弘文馆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国家下一代的支柱,而且这些孩子生活优渥,开蒙的时间多是四五岁,到了十来岁的时候,《论语》的体和意基本上已经被讲完,那么剩下来能让他们讲的,也就是做官的学问——用。

    罗彦这边就不一样了。毕竟刚才虞世南授课是一遍过,所以好些孩子心思没有用到,或者是记忆力还不是太好,这会儿就把之前学过的东西给忘了。

    本来就干的是保姆的事情,这会儿罗彦算是领教了小孩子们的闹腾劲。这里头让罗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程知节家的老三——程处弼。

    罗彦怎么也想不明白,总共就二十个字啊,怎么这熊孩子就连最后教的一个都没有记住呢。然后熊孩子就什么话也不说,眨巴着小眼睛直勾勾看着罗彦,大有一副你要是不教我我就会哭出来的样子。对于这样恶意卖萌的小家伙,罗彦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先教会一个字,然后再去照看别的孩子。

    直到虞世南已经给那些年龄大的学生们讲完了《论语》的一小节,时间差不多又过去一个时辰,罗彦才勉强把这些小孩子搞定。抹一把冷汗,罗彦暗自庆幸,还好这里是弘文馆,这些熊孩子的老爹都不缺钱,所以课本也是人手一本,不然哪来的灵机一动,让他们照着书先抄几遍认字。

    虞世南还有本官的公务要处理,所以匆匆给这些学生讲授完毕之后,让罗彦照看着,这才离去。至于剩下的时间,就是让这些学生们好好的温习刚才讲授了的内容。

    温习,自然是会有问题产生的。这个时候罗彦这个助教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不论是听《论语》的,还是听《千字文》的,这个时候都会把问题扔给罗彦,然后听他的讲授。

    这也是虞世南刻意为之。毕竟罗彦从来都没有教授过学生,贸然让他上,要是出了什么叉子,那就是在误人子弟,这样的责任别说是罗彦自己,就算是虞世南他们这些学士们,到时候也要受牵累。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让罗彦多看看他们是怎么讲授的,只要这个方法罗彦学会了,那么依照罗彦现在的学问,初步教授这些孩子还是可以的。

    原本罗彦以为,有了虞世南老先生一番详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