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长夜无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五章 长夜无眠 (第2/3页)

成吉思汗时期,女真若是能拉出一支铁浮屠,便足以震慑他们了。

    汉家民族自从秦皇汉武之后,文风日盛,武功稍弱,所以地理优势和兵甲精良便成为了最大的优势,幽云之地一失却,高屋建瓴之势立刻不再,骑兵南下便无法防御,甚至到了冬季,黄河结冰,骑兵凭借机动性,数日之内便可直插大宋腹心开封,“靖康之耻”就是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战略形势下发生的中华民族的浩劫。

    幽云十六州自石敬瑭拱手送予辽人之后,便成为了汉家儿女永远的牵挂,北宋开国以后,重取燕云就成为对北方战事的基本国策,宋太祖,宋太宗省吃俭用,筹备军饷,挟开创大宋王朝的精兵强将一次又一次地向北方冲击,试图夺回燕云十六州。

    原因无他,这是对中华民族生死悠关的战略要地,但面对居高临下的冲击势能十足的北方骑兵,以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最终仍免不了一败涂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宋帝国对收复北方失地心灰意冷,不得不在华北平原上劳民伤财地构筑大量的坚城,组建百万禁军抵御北方铁骑来去如风的侵袭,据史书记载,宋军数量最多的时候高达一百二十万,为此,宋国不惜落下冗兵的病根。

    赵宋更是不惜许下,“复燕者为王!”的天大赏头,惨痛之处不止于此,赵宋甚至还想到在华北平原,积水成湖,广种树木来阻滞骑兵活动的怪招,幽云十六州不复,战略劣势永远不会改变,后世的明成祖朱棣有鉴于此,这才从南京迁都到北京,也就是当下的燕京,正是因为意识到了幽云之地的战略地位,大明更是上演了一出长达两百余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可歌故事。

    杨凌对童贯又能多说什么,幽云之地必须收复,但是不能借女真之手收复,汉家儿女不是没有敢战之士,虽说大宋再也没有开国之初数十万精锐禁军的强悍战力,但是需知辽国汉化日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