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说服 (第2/3页)
赵括统军,绝粮46天而不哗变,足见赵括御下有方,乃是帅才。
赵括统军,绝粮46天而战,强攻对方壁垒,在各方面因素都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对战秦国名将白起以20万人的损失,斩杀对方30万人,其战法堪称一代大家。
赵括于赵国之功绝不下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因为有他,苏代才能劝说秦王退兵,因为他才使得众志成城的秦国庙堂竟然失去了继续作战的信心,邯郸之战后秦军数十年未能向山东六国大举用兵,难道不是赵括在绝境中发挥才华,带领军队奋力搏杀,将秦国举国之军打残打怕功劳吗?
陈寻的声音振聋发聩,使得李儒居然没有反驳的理由。
李儒细细想来,发现陈寻说的颇有道理。
“没想到陈辅之不仅是一员悍将,其谋略与口才也是如此之高明。”李儒心中暗道,但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辅之我且问你若我军兵力弱于敌军数倍,只有孤城坚守应当如何。”
“当坚壁清野,坚守待援,等待援军到来之时乱敌军心,一举出击。”
“何为坚壁清野。”李儒疑惑的问道。
陈寻闻言不由得语塞,因为坚壁清野一词是日后有王辅之才的荀彧荀文若率先提出的,现在还没有这个词的解释。
“老荀啊,对不起了,我今天要把你的词儿抢了。”
陈寻思索了一下道:“所谓坚壁清野,坚壁,是加固城墙和堡垒;清野,是将野外的粮食、财物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资全部转移,叫敌人既打不进来,又抢不到一点东西。如此一来敌军日久必退。
“好一个坚壁清野。”李儒脸上露出赞叹之色,然后道:“我且问你若是你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又当如何。“
“主动出去,佯装失败,然后大开城门,引敌军进城。”
李儒皱了皱眉头道:“这不是将自己的地利也给丢了。”
“非也,若是我领兵必将在开城之前在城内堆积稻草等易燃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