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9 第 69 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9 第 69 章 (第3/3页)

,正好省心,在现代活了三十几年,商场上尔虞我诈,他已经看够了,对这里勾心斗角的,他没兴趣,倒是乐得离开。

    他这么副无所谓的样子让少年气的牙痒痒,但又不能拿他怎么样。只气鼓鼓的端起已经温凉的中药递到江凡嘴边要伺候他喝药,嘴里还道:“赶紧把药喝了吧,等过几天离开,路上也少些折腾。”

    江凡没什么地位尊卑的想法,少年的态度反而让他更加的自然,便笑笑地接过少年手里的碗,仰头把药喝完。

    江凡直到离开江府的时候,才见到了江家的人。

    面带笑容却笑未到眼底的婶子,面容温和却透着虚伪自私的大伯,兀自清高的大堂兄,娇俏清丽可人却将所有不屑与轻视都写在眼中的堂妹,还有那个盯着他时满眼都是不耐与审视、一副刻薄面容的江老夫人。

    这一家子,个个看上去都是不好相与的,江凡庆幸他能在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就离开这种糟心的环境。

    原主在江家是二房唯一的儿子,父母在时倒是风光,院子里一堆仆人丫鬟。后来夫妻二人一个在走商途中被土匪砍杀,一个病逝后,到此时走了,愿意跟他去乡下的只有先前那个叫张书墨的少年和少年的哑巴父亲张叔。

    谁人真心谁人虚情假意,也就在这时分外分明了。

    这几天江凡已经从张书墨的口中了解了不少原主的点点滴滴,受了谁的欺负,得了谁的帮助,他巨细无遗的叫张书墨讲给他听。

    对于张书墨父子对他的衷心,江帆是很敬佩的,毕竟与乡下相比,聪明的张书墨如果留下,日后在江府的日子定然是比去前途未知的乡下好过些的。现在享受着这份衷心的是他,初来乍到,这两人给了他很大的安心,而张姓父子不离不弃的跟随与关心,他更是替原身感恩的。他既然占了原身的身体,该报的仇,该报的恩,他是一点不会落下的。

    应付着与江家人辞别,江凡坐上了江府给他准备的牛车。

    江府不是没有马车,但是马车颇贵,江家人认定江凡这一离开再没有回来的机会,所以何必再在他身上浪费钱给他配置马车。

    江凡看了看那看上去不太结实的车棚,又看了看自己肥硕的身躯,实在担忧它能不能承载他一个胖子另加两个成年人的体重。

    而在江凡从江府离开到出城这段距离,一个来送行的朋友都没有,可想而知,平日里许多嘴上和他称兄道弟的,并不是真的与他是兄弟。

    虽然牛车走动起来的噪音大了点,好歹没像江凡担心的那样散了架,一路倒是晃晃悠悠的赶到了丽城乡下老宅。

    这中间花去的时间,用了十八天。

    老宅所在村庄是丽城下面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叫丽山村,周围田地将村里房屋包围,而周围连绵起伏的山脉又呈聚拢之势将丽山村包围。到老宅的时候,太阳刚刚西斜,此时正是初夏,田里已经开始有活了,不少刚劳作完的村民背着背篓扛着锄头从田里归来。看到江凡三人的牛车,皆好奇地观望。

    江家原来是丽山村人氏,后来江家到江凡父亲这一代做胭脂香料起家,为了生意的发展,就举家迁往了上京,留下了无人照看的老宅。祖上的十几亩田地倒是没有卖出去,只租给了当地村民,不让田地慌着,算是给江家留的退路。只每年象征性的收些租子,不过都一直叫村长记着的,这十几年来还一次都没有回来拿过。

    现在的江家,早不将这十几亩田地放在眼里了,便把所有田契和老宅的房契一并给了江凡,算是变相驱逐他的补偿。这点补偿和江家的产业比起来,蚊子肉都算不上。

    不过江凡目前是一本满足了,有田,怎么都饿不死,更何况他还有系统这个外挂在,自由自在,日子肯定是不会比在江府的时候差。

    老宅是栋两进的青砖宅院,十几年没住人了。不过大约是当年修建的时候材料用的夯实,除了屋顶边缘落下了些瓦片外,其他地方倒没什么损坏。

    张叔拿出老宅的钥匙把大门打开,一层灰迎面扑来,把人呛得直咳嗽。

    等屋里通了会儿风,江凡以袖掩鼻走进屋里。屋里因为常年关着,除了味道有些难闻,就还有些灰尘了。不过今晚上想在屋里睡是不可能的了,还得在牛车上凑活一宿,明天再把屋子打扫了才能住人。

    丽山村周围都是高山,如今山上的树木都已成荫,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绿意。古代的生活环境虽然不如现代那么方便,但空气质量却是现代不能比的。深吸一口气,满满都是清新的青草香。

    房屋前用竹篱笆围出一个小院子,不过篱笆大多腐朽了。江凡站在院子里活动着略微肿胀的小腿,张叔则在院子周围走了一圈,然后在一个角落扒了两下杂草,露出了掩藏在其中的水井。

    张书墨走过去把水井上的石块挪开,往里面看了一下,道:“这水能用,改日空闲了,爹你做个水架子,打水方便些,日后浆洗衣裳,也不用往河边跑。”

    张叔虽然不能说话,但是声音还是可以发出一些的,听了张书墨说的,便啊啊的应了两声,表示他知道了。

    就这么一会儿,天就暗了。张书墨把油灯点亮,刚拿出装着干粮的布包准备三人晚上的吃食,就见远处一点晕黄的灯光慢慢向这边靠近。

    来人提着气死风灯,手里提着一个竹篮子,停在江家院子前,试探性的问:“可是江家人氏?”

    听声音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

    江凡从小杌子上站起来走了过去,礼节性地拱了拱手,道:“在下江家二房小子江凡,不知老人家是?” 166阅读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