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3 第 43 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43 第 43 章 (第3/3页)

个人家,收集起来的粮食每户最少都有三千多斤,总数算下来是九万斤多一点。曹三爷将其分成两部分,让景临他们在和自己村里的人分。

    景临他们不到四十五个人,分下来一人能拿一千多斤,这都相当于一次之前秋收的数量了。

    李飞宇不敢置信:“我们,真的能带这么多粮食回去吗?”

    “当然。”严非说,“这是你们勇敢杀死老鼠后应得的报酬。”

    景临想了下,走过去和曹三爷商量:“我想往这个村子里塞一个人,把我分到的粮食一半给你们作为接纳他的费用,一半给他生活用。”

    曹三爷:“是谁?”

    “那天给我们带路的老大爷。”

    曹三爷上下打量景临一眼,道:“现在粮食这么紧缺,你舍得?看你也不认识他的样子啊。”

    “只是想起故人。”景临不愿多做解释,只问曹三爷同不同意。

    住到了乡下,以后和景临他们打交道的地方肯定还有很多。譬如光是种田这块儿就要请教不少。于是曹三爷也没反对,收下景临留下的一半粮食,让他只管把人带过来。

    景临顿时松了一口气。他个人能力对于这乱世来说太弱小了,他救不了什么人。但是这两天每次想起城里那个老大爷瘦小的身影,景临心里就一阵一阵的难过。反正今天分到手的粮食也算是白得的,他不缺吃的,为了让自己安心,才想出这么个法子。

    车子昨晚就被停在村子一脚,粮食分到手,大家伙儿喜滋滋的把粮食往车上搬。粮食太多,一趟是拉不完的,最起码也得跑四五次,不过粮食在手,累点什么的也完全不在乎。

    景临他们先拉了一波粮食离开了二小队,曹三爷就带着兄弟们开始收拾屋子,等屋子收拾好他们还要回去拉县城里的家当。

    二小队离景临他们村子有半小时的路程,一进村,大家伙就吆喝开了。他们在外面留宿了一晚,留在村里的人也跟着担心了一晚,一听见村口的动静,大家全都跑了出来。等见到所有人的车上都拉着许多粮食后,一个个也非常的惊喜。

    严非家是村口第一个,周菲菲和严锐锋也是第一个跑出来的。跟在他们身后的还有赵承怀两口子,还有乐乐和鸭鸭。他们今早就过来一直在这等景临他们了。

    “怎么这么多谷子啊?”和严家说了声后,赵承怀和周玉帮着赵志文和景临把车往家推,好奇粮食的来源,还问他们把老鼠灭了没有。

    “都灭光了。”景临说了个结果,然后把粮食的来源解释了一下。

    周玉担心的问:“别人不会有意见吧?”

    “能有什么意见?”赵志文说,“二小队还活着的人,应该感谢我们帮他们把老鼠给灭了,不然他们有家不能回,自己有粮食也不敢回去拿。至于其他村子里的人,谁叫他们不参与战斗呢,这可是我们拿命拼出来的,谁敢说什么。”

    李桂花经过两天的时间后,精神已经安定了下来。马明亮跟她说,老鼠被灭光了,村子里已经安全了。李桂花顿时又哭起来,不过这次还带着大仇得报的喜悦。

    刘素琴说:“妈,不然你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吧。”以前她母亲一个人住,但那时候好歹还是一个和平的世界,现在不行了,她很怕自家母亲出点什么意外,像这次李桂花死里逃生,还是把刘素琴吓惨了。她昨天已经跟公公婆婆通过气了,两人是通情达理的,也同意了。

    不过李桂花推辞了,她也很想和女儿住一起,但是这到底是女儿婆家,短期住在一起还好说,日子一旦长了,摩擦是难免的,会伤了两家人感情的,女儿夹在中间也难做。她说:“明亮不是说了吗,那个什么三爷带着人会住进我们村里,人也不少,而且也不是会欺负人的。妈有粮有地,你就别担心了。”

    李桂花的顾虑刘素琴不是不懂,她再三劝说,李桂花都不同意,只得无奈的放弃。

    等到村里人去运第二波粮食的时候,李桂花就坐着马明亮的车跟着回了村。

    村里人屋子一直就有人住,只是被老鼠攻击的时候逃命带来不少的慌乱,稍微归置归置就能住进去了。曹三爷把李桂花带到村里一颗老柳树下,指着那里的一个小土包说:“村里人的遗体我们统一烧了,骨灰就埋在这里。”

    “辛苦三爷了。”李桂花抹着眼泪道谢,想着村里相熟的人都挤在这么一个小土包里,更加的伤心了。但她也知道,恐怕烧掉的也只是骨头,要分得清谁是谁,根本不可能。这样也好,挤在一起,好歹有个伴儿呢。

    曹三爷要带着部分兄弟回县城,景临把老大爷的地址告诉他,请他把人带下来。

    结果第一趟曹三爷就无功而返。

    “死活不同意跟我们走,说要在家等孙子。”曹三爷无奈,“我看还是得你去一趟。”

    闻言,景临跟赵志文说了声,自己要跟着曹三爷他们进城一趟。

    “我陪你去。”严非放下搬到车上的一袋谷子,走过来看着景临说。

    “不用了。”景临现在对着严非总有那么点尴尬,“我和三爷他们一起,路上很安全的。”

    严非看出来了,景临在回避他。现在人多不好说话,他不想给景临制造过多的压力,只能深深地看了景临一眼,“那你路上小心。”然后转身不再看景临,去帮着赵志文搬东西。

    景临盯着严非忙碌的背影看了一会儿,然后转身对曹三爷说:“我们走吧。”

    到了县城,曹三爷把景临送到老大爷的小区楼下就回了合川路的驾校,约定一小时后在分叉口集合。

    老大爷居住的小区有一点年头了,楼梯巷道只能容两个人同时进出的。上次他们送老大爷回来来过一次,所以还记得老大爷居住的楼层。

    景临敲了敲门,好一会儿才听到里面传来警惕的声音:“谁啊?”

    景临:“大爷,是我。”

    老大爷还认得景临的声音,很快把门打开,“小伙子,是你呀!”

    老大爷把门打开,让景临进了屋,“昨天三爷说要带我去乡下,是你让他们来的?”

    “是我。”上次只把老大爷送到门口就走了,也不知道屋里什么样儿。他把屋子简单的看了一下,阳台上铺着泥土盖着薄膜,什么东西都没长出来,靠墙的桌子上放着几把野草,旁边还有一个水缸,里面的水看起来不太干净,城市里停水了,也不知道这水是从哪里来的。一间打开的房间里,入口处放着个柴炉子和煤炉子,旁边放着不少晒干的草根和树枝,并且还摆着几个蜂窝煤。

    屋子里的味道并不好闻。

    景临说:“你为什么不跟他们走,到乡下,有三爷他们照看着,比您一个人住在这里安全很多,生活也方便些。”

    “我要等我孙子。”老大爷固执的说道,“万一他哪天回来找不到我,会担心的。”

    景临懂老人家担忧的心情,耐心劝道:“你可以给他留字条,他回来的时候,看到字条自然就会来找你的。”

    老大爷没说话,还是不同意。

    景临继续道:“你也不知道你孙子什么时候才能回,你身体素质在这里,你继续住在这里,你觉得你天天吃野草,能等到他回来吗?”

    老大爷背在身后的手一哆嗦,抬头看了景临一眼,眼睛有点红。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他现在的身体一如不如一日,他最近就在担心,他还能不能等到孙子回来,还能不能再看孙子一眼。

    景临说:“你跟我回乡下,我给你屯了几百斤的粮食,能让你每天都吃饱,到时候再给你一亩地让你活动活动身体,把身体养好了,让你孙子回来后看到一个健康的你,这不很好吗?”

    老大爷不明白的看着景临:“我们算上这次也才第三次见面,你为什么替我打算得这样好?”

    景临淡笑着说:“因为我也是我爷爷带大的,就跟我在外面他总担心我吃不好穿不好一样,我也同样担心着他。看到你我就想起我爷爷,我想你在外面的孙子,心情应该和我是一样的。”

    老大爷有所松动,不过还是犹豫:“可是,我不能拿你的粮食。”这和吃白饭没什么区别,老大爷做不出来这种事。

    “我给你可以打个借条,等你孙子回来,把借条给他,让他还就是了。”其实景临是真不在乎那一千多斤的粮食,为的就是自己的心安。

    “那……我现在就给你写个借条。”老大爷说,总算是同意了。

    写好借条,两方各自签了字用墨水按了手印。然后景临和老大爷一起把能带走的东西都开始打包。

    老大爷没剩多少粮食了,当初停电银行机器统统不能运转,他身上的现金没有多少,米粮总共就买了一百多斤,这几个月来一直省着吃的,肚子就没饱过,剩下的也只有十几斤了。景临都给他打包带上,还有些生活用具,几个蜂窝煤也给带上了。

    到了约定时间,给老大爷孙子写了字条留在屋里,景临和老大爷下了楼,把东西放进车里,和老大爷推着车往分叉口走去。他们出小区口的时候,还遇到几个外出摘野草回来的几个大婶儿,同样是面黄肌瘦的,身边还跟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娃,因为太瘦,眼睛都凸出来了,显得特别大,看起来特别可怜。

    景临不敢多看,很快移开目光。

    “曲大爷,这是上哪儿去?”一个认识老大爷的大婶问道。

    “到朋友家去。”

    他们打量了一下景临,看他身高腿长的,脸色白净,穿着也整齐干净,看起来比县城那些势力小队的成员看起来还健康,分明是没有吃过苦的模样。

    大家都羡慕,他们对曲大爷的孙子都有印象,面前的年轻人她们没见过,都羡慕道:“你哪个朋友对你这么好啊,还来接你过去,家里肯定很多粮食吧?”

    这个曲大爷笑着没回答,简单的应付了两句,就催着景临快走。

    到分叉口的时候,曹三爷带着人已经等了一会儿了,见景临来了,二话不说就开始启程。他们今天可忙了,县城里的家当起码还得跑了两三趟,忙到天黑差不多。 166阅读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