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最后的展望 (第2/3页)
好歹也是同殿为臣,自然是对当前大唐的实力与情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这一次出兵几乎是掏空了大唐帝国这五年来的积蓄,李靖能够猜测到,这一场战争结束,李承训一定会下令全国进入休整。努力消化这一次的战争成果。所以说,这一次战争结束,大唐帝国将会在很长的时间内停止战争,息武止戈。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这是他李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次指挥军队进行大战了。对于这一次机会李靖看的很重,经过了仔细的谋划,李靖等人终于是做出了战术策划。
由苏定方率领三千党卫军精锐士卒,翻阅阴山,直插突厥腹地活捉颉利可汗,直接一下子端掉突厥国内的高层。在凭借强大的军队逐一击破。
战争已经开始……
李靖安然如故,他相信自己的布局突厥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便是军神的自信,他相信就算颉利可汗举突厥全族来攻,凭借自己手中的三十万大军可以挡住,坚持到李承训的到来。
与此同时,蒙辰,赵郡王,刘仁轨等三路大路也开始了最后的进军,纷纷驻扎在一地,派遣出军中最精锐的部队进行打探情报。
只要时机一到。一切布局都将到了收网之时。
太极宫里,李承训把玩着折扇,嘴角里满是苦涩。他费心劳力,备战五年。五年以来大唐国泰民安,但是这一切就因为这一场战争而耗尽。
看着地图上标注的行军路线,李承训眸子里闪烁过一抹精光,看向了江都的方向。在江都此时此刻,无数工匠都在劳心劳力的铸造铁碑,那是李承训打算为前朝杨广的丰功伟绩的记载。让后人谨记。
他不得不承认隋文帝杨坚给隋炀帝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再加上隋炀帝大业初期英明的治理,大隋帝国兵强马壮,国力强盛,放眼天下在无敌手。哪怕是突厥强大,也听到隋朝两帝的威名而瑟瑟发抖。
对于那个一手打造了华夏进贡体系的帝王,李承训抱有十二万分的尊敬。当初隋炀帝凭借强大的底蕴,先是开凿大运河,继而四处用兵,这需要的兵马粮草都是难以计数的。
以前的李承训对于这一点并不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