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隐忍 (第2/3页)
碍。”
潘汉年同志的脸色不太好,好像睡眠不足,眼神也有些忧郁,勉强笑着:“你的伤严重,而且,日伪特务宪兵们遭受了打击,正在发疯地报复,我们要避其锋芒,不要正面对抗,这是策略问题,你的使命已经圆满结束了。”
赵羽奇怪,自己这次行动,属于协助重庆国民政府方面,由戴笠亲自延请,国共联合战斗,目的是将汪伪汉奸特务一网打尽,怎么刚一个开头就结束了?
哦,自己休息七天时间了,和毛森沈醉之间失联这么长时间,也许他么以为自己已经完蛋,说不定早就撤出上海滩了,这些事情,赵羽不会幼稚到当面询问的地步,转移话题道:“首长,如果我要撤退的话,就近撤到新四军不是更好?”
他的意思,在八路军那里留置的95狙击步枪和夜视仪之类的新武器仿制,还需要时间才能够出成果,大规模制造装备,所以,来江南帮助新四军抗战不是更好?再说,呀,皖南事变!事变是不是快发生了?我得及时阻止啊。
潘汉年摇摇头:“你的目标太大,最近新四军的局面比较复杂,你还是回到八路军安全些,好了,不说这了,你先看报纸,了解些情况,哦,告诉你,这些报纸,有的是日伪的,有的是公共租界里的,还有汉译过来的西方报刊,你要去粗存精,不要被有些数据字眼忽悠误导。”
潘汉年同志匆匆走了,外面,已经有人在等待他,赵羽只能看报纸,才看一眼标题,顿时惊呼一声。
整整一上午,他都在报纸,十几份报纸被他反复浏览,重点阅读,不禁感慨。
还是晚了,皖南事变发生了,新四军9000余人在皖南遭遇国民党军第三战区32集团军8万余人无预警围攻,七昼夜之后被大部歼灭。
赵羽极为痛心。
他痛心的不仅仅是7000新四军将士无端横死,更痛心的是中国抗战力量的损失,如果这些新四军战士全部上战场跟日军死磕,按照中日之间正规战损失比例算,6:1,也可以掐死1000名以上的正规精锐日军。还有,国民党32集团军至少损失上千人吧?还有,作战物资的损失,两党矛盾冲突导致更多的不协调,将极大影响抗战时局。
历史上,正是因为这个,四个月以后的真正的中条山战役,当国民党中央军精锐稀里哗啦惨败崩溃的时候,附近太行山的八路军才迟迟不予配合,导致日军占领晋南,中央军死伤被俘十万,再以后,恶果继续发酵,日军肆虐横行,1941年,成为敌后抗战最苦难的一年。
国共之间之年鏖战,血海深仇,在抗战时期暂时抛弃,却没有根除,从39年5月开始的国防会议肇始,蒋介石集团开始了对共产党的严格防范,限制,削弱政略,以后一系列反攻高潮以至于黄桥战役,用常规逻辑来推理,都可以想象,势力虚弱得多的新四军无理由挑衅攻击国民党部队,是多么脑残和居心叵测的观点。
国民党对黄桥惨败的报复?那么4。12呢?是对当时温和配合的共产党的什么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