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隧道的矿蜂 (第2/3页)
花粉过来时,蚊子就紧紧
地跟在它后面,跟着打转、飞舞。忽然,斑纹蜂俯身一冲,冲进自己的屋子。立刻,蚊
子也跟着在洞口停下,头向着洞口,就这样等了几秒钟,蚊子纹丝不动。
它们常常这样面对着面,彼此只隔一个手指那么宽的距离僵持着。但彼此都显得十
分镇定。斑纹蜂这温厚的长者,只要它愿意,它完全有能力把门口那个破坏它家庭的小
强盗打倒,它可以用嘴把它咬阵,可以用刺把它刺得遍体鳞伤,可它并没有这么做。它
任凭那小强盗安然地埋伏在那里。至于那小强盗呢?虽然有强大的对手在它眼前虎视耽
耽,而那可恶的小蚊子尽管知道斑纹蜂只要举手之劳就可以把它撕碎,可它丝毫没有恐
惧的样子。
不久斑纹蜂就飞走了。蚊子便开始行动了。它飞快地进入了巢中,像回到自己的家
里那样不客气。现在它可以在这储藏着许多粮食的小巢里胡作非为了。因为这些巢都还
没有封好。它从从容容地选好一个巢,把自己的卵产在那个巢里。在主人回来之前,它
是安全的,谁也不会来打扰它,而在主人回来之时,它早已完成任务,拍拍屁股逃之夭
夭了。它会再在附近找一处藏身之处,等候着第二次盗窃的机会。
几个星期后,让我们再来看看斑纹蜂藏在巢里的花粉团吧,我们将发现这些花粉团
已被吃得狼藉一片。在藏着花粉的小巢里,我们会看到几条尖嘴的小虫在蠕动着——它
们就是蚊子的小宝宝,在它们中间,我们有时候也会发现几条斑纹蜂的幼虫——它们本
该是这房子的真正的主人,却已经饿得很瘦很瘦了。那帮贪吃的入侵者剥夺了原该属于
它们的一切。这可怜的小东西渐渐地衰弱,渐渐地萎缩,最后竟完全消失了。那凶恶的
蚊子的幼虫就一口一口把这尸体也吞下去了。
小蜜蜂的母亲虽然常常来探望自己的孩子,可是它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巢里已经发生
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从不会把这陌生的幼虫杀掉,也不会毫不犹豫地把它们抛出门外,
它只知道巢里躺着它亲爱的小宝贝。它认真地小心地把巢封好,好像自己的孩子正在里
面睡觉一样。其实,那时巢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连那蚊子的宝宝也早已趁机飞走了。
多么可怜的母亲啊!
老门警
斑纹蜂的家里如果没有碰到意外,也就是说没有像刚才我说的那样被蚊子所偷袭,
那么它们大约应有十个姐妹。为了节约时间和劳动力,它们不再另外挖隧道,只要把它
们的母亲遗留下来的老屋拿过来继续用就是了。大家都客客气气地从同一个门口进出,
各自做着自己的工作,互不打扰。不过在走廊的尽头,它们有各自的家,每一个家包括
一群小屋,那就是它们自己挖的,不过那走廊是公用的。
让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样来来去去地忙碌的吧。当一只采完花蜜的蜜蜂从田里回来
的时候,它的腿上都沾满了花粉。如果那时门正好开着,它就会立刻一头钻进去。因为
它忙得很,根本没有空闲时间在门口徘徊。有时候会有几只蜜蜂同时到达门口的情况,
可那隧道的宽度又不允许两只蜂并肩而行,尤其是在大家都满载花粉的时候,只要轻轻
一触就会把花粉都掉到地上,半天的辛勤劳动就都白废了。于是它们定了一个规矩:靠
近洞口的一个赶紧先进去,其余的依次在旁边排着队等候。第一个进去后,第二个很快
地跟上,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大家都排着队很有秩序地进去。
有时候也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只蜂刚要出来,而另一只正要进去。在这种情况下,
那只要进去的蜂会很客气地让到一边,让里面的那只蜜蜂先出来,每只蜜蜂在自己的同
类面前,都表现得非常有风度,有礼貌。有一次我看到一只蜂已经从走廊到达洞口,马
上要出来了,忽然,它又退了回去,把走廊让给刚从外面回来的蜂。多有趣啊!这种互
助的精神实在令人佩服,有了这样一种精神,它们的工作才能很快地进行。
让我们把眼睛睁大些仔细地观察,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事呢!当一只蜜蜂从花田里采
了花粉回到洞口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块堵住洞口的活门忽然落下,开出一条通路来。
当外来的蜂进去以后,这活门又升上来把洞口堵住。同样,当里面的蜜蜂要出来的时候,
这活门也是先降下,等里面的蜜蜂飞出去后,又升上来关好。
这个像针筒的活塞一般忽上忽下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一只蜂,是这所房子的
门卫。它用它的大头顶住了洞口。当这所房子的居民要进进出出的时候,它就把“门栓”
一拔,也就是说,它立刻退到一边,那儿的隧道特别宽大,可以容得下两只蜂。当别的
蜜蜂都通过了,这“门警”又上来用头顶住洞口。它一动不动地守着门,那样的尽心尽
责,除非它不得不去驱除一些不知好歹的不速之客,否则它是不会擅自离开岗位的。
当这位门警偶尔走出洞口的时候,让我们趁机仔仔细细地看看它吧。我们发现它和
其它蜂一样,不过它的头长得很扁,它的衣服是深黑色的,并且有着一条条的纹路。身
上的绒毛已经看不出来了,它本该有的那种美丽的红棕色的花纹也没有了。这一套破碎
的衣服似乎告诉了我们一切。
这一只用自己的身躯顶住门口充当老门警的蜜蜂看起来比谁都显得沧桑和年老。事
实上它正是这所屋子的建筑者,现在的工蜂的母亲,现在的幼虫的祖母。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