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劝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章 劝说 (第2/3页)

说说,我才不寻短见呢,不然岂不是白白便宜了他和那个贱人!”

    四奶奶点头说:“正是这样。冬梅和贵儿还小,爹指望不上,还不得指望你这个亲娘?你也是一样,这指望男人,指望孩子,都不如指望自己来得有用。这世上的男人,个个都爱年轻漂亮的,就算他今天不纳吴姑娘,保不齐后头还有张姑娘王姑娘等着,你能拦一回,后头还有多少回等着你。难不成到时候你个个都要跑回娘家来哭,或是跟婆家撕破脸大闹不成?”

    又林姑姑虽然没吭声,但是心里知道嫂子说的有理。

    连自家哥哥都有过妾呢!要不然西院那个叫芳林的小丫头谁生出来的?只不过她那个娘自己命薄,生下孩子就撒手走了。要不然四奶奶整天看着那对母女,肯定比现在还要刺心。就连自家公公也有妾,都坐五望六的人了,有个妾的岁数比自己还小呢。整天穿红着绿,娇声嗲气的,自己看着都厌恶,婆婆看着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嫂子,那……那我该怎么办啊?”

    四奶奶笑了。

    对这个小姑子,四奶奶一直十分头疼。她太不着调,从来不管别人面子上怎么样,只管自己随心所欲。她也不想想,别人凭什么就要一直容忍她,让着她呢?

    李光沛在西屋里翻了一会儿书。

    这女人的事儿,还得女人去说才说得通,他一个大男人,总不好跟妹妹扯这些家长里短的。妹婿那边他去努力,又林的姑姑这边,还得四奶奶多劝劝。当然,最重要的是,又林的姑姑自己能想通,以后行事也能放聪明些,懂得迂回转还才好。

    冯家那个老大,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想必他老婆也差不多。

    而这个妹婿,又一门心思听他哥的话,不折不扣是个糊涂蛋。读书没读出功名来,倒把人给读迂了读傻了。

    李光沛白天试过了,对这种死脑筋的人,你和他说他哥如何如何是没有用的,他只当你在挑拨离间。因为他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对钱财、家产上头又毫无概念。

    没受过穷,没吃过苦的人,永远也不知道钱财有多重要。而人为了争财夺势,又可以变得多么虚伪恶毒。

    听着妹子走了,李光沛才回屋。四奶奶斜靠在床头正出神,李光沛轻手蹑脚过去,在她身边儿坐下来。

    “都说什么了?”

    四奶奶揉揉眉头:“嗯,她没愿意。不过看样子松动多了。我和娘再商量商量,让娘跟她再把道理捋一捋。”

    李光沛说:“慢慢来,她倔惯了,也不指望她一下子就能听进去。”

    “你们今天去太爷那儿,怎么样?”

    李光沛说:“太爷是明白人,劝了妹婿不少话,而且句句都站在大道理上。一是说他以嫂子的表妹为妾有碍名声。就退一步说,即使要让她进门,也不可能提什么两头大,将来长幼,嫡庶,家业这些都是麻烦。为子孙计,为家声计,说的都是大道理。太爷真是渊博,还把圣人言都扯了出来。”

    四奶奶有些疲倦的笑了:“他就吃这一套,跟他说别的都没用。”

    “你这两天也实在是太累了,也得顾着些自己的身子。”

    “我知道。”四奶奶说:“其实也没有多少事,家里头呢,又林懂事听话,会讨老太太喜欢,也她解闷,还能替我照看点书林和芳林,我已经轻松多了。”

    李光沛说:“都说女儿亲女儿好,是爹娘的贴身小棉袄,果然没错。”

    四奶奶看了丈夫一眼。

    有了儿子,她的心里才松缓多了。以前光有又林,她日盼夜盼就想要个儿子。

    要是没有儿子,女儿再贴心也白搭,别说小棉袄了,就是裘皮袄也没人稀罕。

    “芳林身子怎么样?”

    “还是那样子,吃的少睡得也少,总是哭闹。郎中来看过,说她先天不足,禀性弱,再加上年纪小,天气一热就容易这样。”

    李光沛点了点头,对这个女儿他并不怎么上心,四奶奶也没多说。

    又林一晚上没怎么睡好,上半夜觉得闷热,后半夜又觉得冷起来,小英起来替她关窗子,又林含含糊糊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