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确定区政府人选的关键时刻 (第2/3页)
见。”江帆恰到好处的说出了这两个人的名字,却没有表明自己认为谁更合适。
“朱国庆推荐的谁?”樊文良问道。
朱国庆居然没有推荐任小亮?江帆心里琢磨着。
无论是江帆还是王家栋,都注意到了樊文良用了“私下”这个词。
江帆和王家栋都意会到了在“私下”的背后,也有樊文良主动向江帆伸出橄榄枝的意思,也有进一步试探和考验的成分在里,如果江帆意会,便会知道该怎么做。
还好,江帆知道自己的分量,也能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最起码这第一步他没有走偏。
王家栋说得没错,姚斌是从市委研究室主任的职位上下去当的副记,一直是高配低用。
樊记说道:“江市长怎么看?”
江帆说这话不是谦虚,也不是弱懦,他只能这样说,因为他不是发牌者。市委定夺,无非就是樊文良定夺,归根结底还是樊文良的意见起决定作用。
江帆和王家栋似乎在一瞬间都明白了樊文良的意思,尽管江帆和王家栋都力挺姚斌,但是作为樊文良这个亢州的主官来说,他考虑的首要问题可能不是谁最合适,而且要平衡各个政治派别的利益关系。
他的话还透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告诉这个政治团体另一个派别者,别老盯着北城,开发区的班子还是空白,那可是副处级单位!
对于樊文良的平衡手法,王家栋早就不陌生了,他也早就习惯了这样,没办法,他同样不是发牌者,无法选择自己的玩法,也许真的有一天轮到他发牌的时候,他首先要考虑的兴许也是平衡。
由于有了樊文良之前的那句话,王家栋就不再说什么了,樊文良意思很明显,姚斌还有更好的机会去争取。
樊文良点点头。
每次干部调整过程中,他打的投机战术运用的都非常成功,并且收获颇丰。有的时候他能搭范卫东的车,范卫东却未必能搭上他的车,每次他都是最大的赢家。
其实江帆也想到了彭长宜,尽管他很欣赏彭长宜,跟彭长宜的私交也很好,但是彭长宜的问题不应从他的嘴里提出来,如果那样的话会让王家栋不舒服的,对彭长宜今后的发展也不利。所以他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王家栋果然上路,直接抛出了彭长宜。
江帆赶忙说:“唉,我主要的目的是自己不能闲下来,业余时间得找点事干。我跟长宜不是一个学校,他报考的是京州,我是北京的人大。”江帆忽然感到彭长宜坚持不跟自己报考一个学校的原因了。
王家栋说:“樊记所言极是,提高干部自身素质是组织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工作,我们下来拿出个方案。”
江帆说:“这个计划好,可以说是百年大计。对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绝对有好处。”
樊文良说:“彭长宜的事就这么定了,五一过后可以先安排他到党校学习一段时间,另外干部半年考核也要着手准备,今天要严格考核制度,及早为换届做准备。至于干部科科长的人选问题你们自己定吧。”
研究完北城的人事问题,江帆又跟樊文良汇报了今晚参加东方公司酒宴的事,他说:“据东方公司老总透露,他们想建设一个内部高档疗养基地,专门接待高管和从国外回来修整的专家以及有功之臣。现在正在选址。
樊文良眼睛一亮,说道:“留住这个项目!要什么优惠政策咱们给什么优惠政策。”
“什么叫鼓着肚子说大话,你就应该说这样的话,这可是政府分内的事。这个项目如果留在亢州,咱们可是功德无量啊!”
江帆说:“雷总说最初考虑的也是亢州,可是要建疗养基地,还是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合适。”
“呵呵,我都说了,可是他说中直单位有的是钱,不求便宜,只求最好。”
江帆听出,言外之意还是让他努力留住这个项目,增加政绩,毕竟他这个市长也是“代。”于是他赶紧说道:“谢谢樊记支持,我会用心的。”
对亢州宾馆,樊文良习惯延用招待所这个称呼。
“什么宾馆,换汤不换药。”
樊文良没有言语,倒是王家栋说道:“他别做梦了,承包费不给,还想倒打一耙,想的美,政府一分也不给。什么经营不下去,我看他是不是另有打算。”
儿子王圆早就跟他嚷嚷有意承包这个宾馆。
对于招待所,王家栋另有打算,他可没儿子王圆想的这么简单,也不会让北京合作方占到这么大便宜。一切打算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