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no、259 阴阳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no、259 阴阳历。 (第2/3页)

会听到这还没被曲解之前的解答。

    李淳风原本还真没把这话当回事。在他眼里这农历和阴历不等同,并且农历是阴阳历这一点就算黄俊明当时有些发懵没记起来,这现在也应该反应过来了。[ ~]可是看着黄俊明现在这个样,还真不是知道的样。这历法一事并不是什么秘密啊,李淳风虽然不懂,还是开口解释道。“早在黄帝时代,先人们便开始研究历法。那时候讲求的是迎日推测。到了后来的帝尧时期,又出现了置闰的方法。《尚书。尧典》上有很明确的记载。帝尧命令当时的观天官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昂,以正仲冬’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所以说自那时起,咱们所用的历法就已经是阴阳历了。”

    黄俊明还真没研究过尚书。在黄俊明的心里,这尚书嘛,完完全全的儒家典籍,有那时间还不如去看两眼道经来的舒服。没成想这农历还真是阴阳历。黄俊明本来就是道士,比起现代的普通人来说古文底可是好的不得了,而到了唐朝之后又没有机会‘品读’白话文。对古文的理解可以说更进一步。

    ‘日中’‘仲春’这两个字指的就是春分的时候昼夜平分,‘日永’‘仲夏’指的是夏至的时候白昼最长。‘日短’‘仲冬’则又说的是冬至的时候白昼最短。 然而这些理解,全都是基于太阳光线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的位置上的。所以说这节气一说就可以称之为阳历了。而古人了解了这几个节气,也就基本上,敬授人时了。更为惊奇的是这古人竟然发现了每四年会多出来一天。所以每到发生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的时候就准备出一个闰月,来消除时差,而这一天又多半加在了这些节气上。这样一来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