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人才储备,声名鹊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章 人才储备,声名鹊起 (第2/3页)

使他后悔不迭。

    ……………

    尽管做出让步的协议也达到了陈文强的目的,可也使他更深地感受到实力的差距。而这差距是综合的,从设备到人员,从局部到全部,没有长久的积累和沉淀,将是很难缩短的。

    而对于人员素质的提高,陈文强称得上是不遗余力。旅沪华人工会,职业技工学校,再有因苏报案牵连而被迫解散的爱国学社,陈文强都在尽可能地寻找并培训其中的可造之才。

    爱国学社被迫解散,陈文强与黄宗仰等人接洽协商,欢迎爱国学社的师生前往卢家湾,并愿意提供资金和教室宿舍,希望他们能学成毕业;爱国女学有化学科,却资金不足,陈文强又痛快地出资购买仪器试剂,为爱国女学建成一实验室。同时,他还于周日开放卢家湾强卓实验室的部分设施,供爱国女学的学生们实习参观。

    愿望是良好的,行动上也算慷慨大方,效果也是可以满意的。爱国学社在与中国教育会决裂后,有了陈文强这个大金主,解决了资金问题,便能够更名为爱国育英学校,在卢家湾继续开办。爱国女学的化学科目也得以正常教授,一些学生也透露了学成后愿至强卓实验室或者化工厂工作。

    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现在的陈文强还并不知道这两个学校中隐蔽进行的一些事情,还在为将来人才的增加而充满期望。

    ……………

    “梅毒克星,划时代的新药……”

    “人类与之战斗四百余年的顽疾——梅毒,竟被一个清国年轻人所攻克,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即便以谨慎的态度来看,作为第一种抗菌类化学药物——砷凡纳明的问世,也具有非凡的意义,并可能开创了化学治疗的先河……”

    随着砷凡纳明在上海临床试验的成功,这种新药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向世界各地扩散。因为陈文强的种族和国籍等原因,不可避免的遭受到非议,甚至人身攻击。先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