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小事细节,铸就成功人生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章小事细节,铸就成功人生5 (第3/3页)

几分钟地练习。比如在你上学以前,或在午饭以后,或在工作的休息余闲,5分钟、5分钟地去练习。把小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如此则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14岁的爱尔斯金对卡尔的忠告未加注意,但后来回想起来真是至理名言,并且他从中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处。当爱尔斯金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时候,他想兼职从事创作。可是上课、看卷子、开会等事情把他白天和晚上的时间完全占满了。差不多有两个年头,他一字不曾动笔,他的借口是“没有时间”。后来,他突然想起了卡尔·华尔德先生告诉他的话。到了下一个星期,他就把卡尔的话实验起来。只要有5分钟左右的空闲时间,他就坐下来写作100字或短短的几行。山乎意料之外,在那个星期的终了,爱尔斯金竟写出了相当多的稿子。后来,他用同样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长篇小说。爱尔斯金的授课工作虽一天比一天繁重,但是每天仍有许多可以利用的短短余闲。他同时还练习钢琴。他发现每天小小的间歇时间,足够他从事创作与弹琴两项工作。

    斯瓦布先生小时候的生活环境非常贫苦,他只受过短时间的学校教育。从15岁起,就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山村里赶马车了。过了两年,他才谋得另外一个工作,每周只有2.5美元的报酬,可是他仍无时不在留心寻找机会,果然,不久又来了一个机会,他应某工程师的招聘,去建筑卡内基钢铁公司的一个工厂,日薪1美元。做了没多久,他就升任技师,接着升任总工程师;到了25岁时,他就当上了那家房屋建筑公司的经理。又过了5年,他便兼任起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总经理。到了39岁,他一跃升为全美钢铁公司的总经理。

    斯瓦布每次获得一个位置时,总以同事中最优秀者作为目标。他从未像一般人那样离开现实,想入非非。那些人常常不愿使自己受规则的约束,常常对公司的待遇感到不满,甚至情愿彷徨街头等待机会来找他。斯瓦布深知一个人只要有决心、肯努力、不畏艰难,他一定可以成为成功的人。他的一生就像是一篇情节曲折的童话,我们从他一生的成功史中,可以看出努力劳动的伟大价值。他做任何事情总是十分乐观和愉快,同时要求自己做得精益求精。因此有些必须考究一点的事情,非请他来处理不可,他做事总是按部就班,从不妄想一跃成功;他的升迁都是势所必然的。

    这也启发人们:如果一个人积累不够,就急于表现,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甚至会给自身带来伤害;而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人则会长久地享受成功的愉悦。

    曾有一则这样的寓言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农夫在地里同时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第一棵树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个枝干,积蓄力量,默默地盘算着怎样完善自身,向上生长。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收养料,凝聚起来,开始盘算着开花结果。

    第二年春,第一棵树便吐出了嫩芽,憋着劲向上长。另一棵树刚吐出嫩叶,便迫不及待地挤出花蕾。

    第一棵树目标明确,忍耐力强,很快就长得身材茁壮。另一棵树每年都要开花结果。刚开始,着实让农夫吃了一惊,非常欣赏它。但由于这棵树还未成熟,便承担开花结果的责任,累得弯了腰,结的果实也酸涩难吃,还时常招来一群孩子石头的袭击。甚至,孩子会攀上它那赢弱的身体,在掠夺果子的同时,损伤着它的自尊心和肢体。

    时光飞转,终于有一天,那棵久不开花的壮树轻松地吐出花蕾,由于养分充足、身材强壮,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此时那棵急于开花结果的树却成了枯木。农夫诧异地叹了口气,将那根瘦小的枯木砍下,烧火用了。

    两棵树的不同命运揭示出“成大事者需积累”的真谛,因此,对于那些刚进企业的员工来说,一定要养成坚持学习,每日“充电”的好习惯,但求知学习好比是修剪移栽,修剪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花草如果长时间不修剪,就会变得杂枝横陈,一个榜样员工如果长时间不学习,大脑就会迟钝、原有的知识就会落伍,原本作为榜样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可见,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不在于你处于什么环境,干什么工作;关键是看你怎样对待环境,怎样对待工作,如何看待细节。你的态度会直接决定着你的命运,因为注重细节,每天进步一点点,命运就会掌握在你的手中。

    积沙成丘、集腋成裘的道理每个人都懂,但是很少有人将这些道理付诸行动,而成功的人往往就是那些将这些道理变成行动的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