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二章 研制航空火箭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二章 研制航空火箭巢 (第2/3页)

区首次实战应用。当时苏军的一个火箭炮连以一次齐射,摧毁了纳粹德国军队的铁路枢纽和大量军用列车。火箭炮齐射时,像火山喷发炽热岩浆,铺天盖地般倾泻在敌目标上,声似雷鸣虎啸,热若排山倒海之势。不仅消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和军事装备,而且给敌人精神上以巨大的震撼。以致德军士兵后来一听到这种炮声,就心胆俱裂。为了保密,当时苏军未给火箭炮定名,但在发射架上标有表示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兵工厂的“K”字。可能由于这个缘故,苏军战士便把这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亲切地称之为“喀秋莎”。严格地说,“喀秋莎”是导轨火箭炮,而不是多管火箭炮。最早的具有炮管式发射装置的多管火箭炮,是德国于1941年正式装备部队的158。5毫米6管牵引式火箭炮和280/320毫米6牵引式火箭炮。

    雷霆不知道这个时空里,苏联人是不是也会在这个时候使用车载火箭炮,因为现在正好是1941年8月。像后来华夏研制成功的卫士系列火箭炮,其射程甚至可以比得上当前各国主力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卫士”-2火箭弹长7150毫米,弹径400毫米。而“卫士”-2D的火箭弹长8100毫米,弹径425毫米。在射程上,“卫士”-2最大射程为200公里,而“卫士”-2D的最大射程为400公里。就其口径和射程来说,“卫士”-2D堪称中国目前口径最大、世界上射程最远的火箭炮系统。如果说能够在这个时空里提前让这种威力巨大的火箭炮出现在华夏军队之中,那么日本人还能嚣张吗?而且,通过研制火箭弹,将来就可以火箭弹为基础,发展出空空导弹、地地导弹、地空导弹和空地导弹等制导武器。

    卡尼尔惊诧地道:“我的上帝,雷,你说的是真的吗?那太好了,我被你描绘的火箭炮给吸引了,我必须要完成这个任务,相信我!”

    雷霆道:“我建议你可以先试验一下一种非常简单的火箭弹,用一根直径一百毫米的钢制水管,装入数十千克的推进剂和高爆弹头,尾部焊接四个铁片,最后放到一个用角铁焊接的轨道上,电引信或定时装置点火。这种最原始的火箭弹也许可以为你找到一些设计灵感。”

    在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制造简易的哈桑火箭只需要数十到数百美元不等,材料费用高的不过800美元,可见火箭弹是一种低成本的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