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山上人家 (第2/3页)
陆远提着两个木桶从旁边出门,朝房子右面走去,晓刚晓霞像是跟屁虫一样,蹦蹦跳跳跟在身后,他高大的背影很快在转弯处消失不见。
谢雨拿出录音笔打开,问:“向伯,这里还没有通自来水么?”
向伯有些听不太懂普通话,她又慢速重复了一次。
向晓娟从灶房里出来,替爷爷回答:“我们这里是山上,通不了自来水,大家都是喝的井水。爷爷老了挑水不方便,我爸本来说安个水泵把井水接近屋里。”说到这里她声音低了下去,顿了顿,又才小声道,“但他已经两年没回家了。”
谢雨问:“那你这次想去广东是不是要去找你爸?”
向晓娟摇头:“他在外面重新找了女人,我才不想去找他呢。”
向伯大约听懂了两人的对话,道:“两个儿媳妇六年前在外面打工死了,儿子都找了新媳妇,家里的孩子也要花钱,两个人常年在外头打工,家里这么远,回一趟家哪里那么容易。”
谢雨问:“那晓娟晓霞爸爸每年会给家里寄多少钱?”
“几千块吧。”
谢雨有点惊愕:“那够用么?”
向伯连连点头:“够用够用,家里米菜都不用买,孩子上学现在也花不了多少钱,几千块一年还用不完呢。我都给存着,等他们长大了读书用。”
在她现在生活的的上海,几千块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一个月生活费都嫌太少。
谢雨看了眼在门口摘菜的向晓娟,犹豫了一下,低声问向伯:“晓娟妈他们是怎么出事的?”
她看到向晓娟摘菜的手微微僵了僵,但只低头沉默,没有替爷爷答话。
向伯叹了口气:“我也搞不太清楚,反正是说厂里的宿舍烧火取暖,不知怎么就失了火,三个孩子一下就没了妈,妯娌俩送回来的时候,就剩两盒子骨灰。”
谢雨沉默了片刻,又问:“那平日里,家里就您一个人?”
向伯点头:“是啊,孩子们在山下读书,一个星期回来一次,其余时间就我一个人。”他说着笑了笑,“不过我们现在我村子里都是这样,在家里来不了钱,年轻人也不愿待在家,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还有些小孩书也不读,十三四岁就跑去打工。”他指了指门槛前的晓娟,“这死丫头这个学期也不去上学,说要跟人打工去。还是陆老师给劝回去的,我以为她想通了,哪里知道在学校待了两天又跑了。”
向晓娟嘀咕道:“我再不跑了就是。”
向伯忽然大怒:“你再跑看我不打断你的腿!你自己想想陆老师找了几多少回了,要不是他,你早被人卖了!”
毕竟是小孩子,又有外人在,向晓娟被说得恼羞成怒,抱着菜筐子去了旁边。
外面响起小孩子的闹声,谢雨起身站在门边,果然看到陆远挑着一担水,从小路上返回来。他挑水的动作很熟练,像是常年做着这种事情的乡间男子,扁担搁在他肩膀上,两只木桶垂在扁担两边,有规律的晃动,但又不见水洒出来。
两桶水的分量不轻,但他看着并不吃力,挺拔的身躯,也并未因为肩上的重负而弯曲。此时阳光正盛,他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